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大年,关于压岁钱的悠远回忆

(2010-02-12 07:04:21)
标签:

情感

春节

压岁钱

随笔

分类: 随笔杂文

过大年,关于压岁钱的悠远回忆

 

小时候,过年对我们来说,是件最值得期盼的事。除了能够放鞭炮,吃上几顿酸菜猪肉馅和萝卜虾皮馅的饺子,混上一套蓝色、灰色或绿色的棉布衣裳外,长辈们给的压岁钱,也是个重要的兴奋点。

但是那时大家都很穷,我家的直系亲属又很少,我和弟弟所能得到的压岁钱,多半只是来自我的伯父。他家家境稍好,而且,他出奇地喜欢小孩子,每次见到我和弟弟在街上玩耍,都追过来摸摸我们的小脑袋瓜,嘴里高兴地嘟囔着“小孩,小孩……”我记忆里最深刻的,是在年三十铺满冰雪的街道上,他偷偷塞给我和弟弟各自一角钱。那是两张崭新的一角纸币,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被我们珍藏好长时间,然后才会到供销社换回一把的糖果。那些糖果甚至没有外包装,但是那种丝丝甜蜜,却一直铭刻在多年以后的记忆之中。

我今天之所以说是“偷偷塞给”的,是因为我的记忆告诉我,当年伯父给压岁钱的事,伯母应该并不知情。那时候的一两角钱,对一个家庭来说,绝不可以忽略不计,至少可以买十盒火柴,或几斤的食盐呢。那些都是生活必需品,家里再没钱都不得不买。把两角钱分别给了两个小孩子,然后任他们胡花,我的伯母知道了绝对不会赞同。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那两张崭新的纸币,连同当年伯父慈祥的笑脸,才会一直深深存盘在我的记忆深处,几乎每当春节到来,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将它重新调取出来,重温一遍当年的感觉。

待我和弟弟先后上了中学后,伯父似乎久再没给过我们压岁钱,因为那时候的压岁钱要给五十块才合适,他已经给不起了。

倒是我的叔叔能给得起,他做生意发达了。

我被父母逼着去给叔叔和婶子拜年,叔叔硬塞给我五十块钱。我不肯要,他就生气地说:“快别固执了,再这样我可急眼了!”我听了只好“笑纳”。然后,我的两个堂妹跟我一起来到我家,给她们的二伯父和二大娘拜年,手里还拎着当时很不多见的红酒一类的礼品。我的妈妈没有女儿,所以对我的两个堂妹出奇地好,后来我家户口迁入城镇时,她老人家还冒险造假,将大堂妹的户口并入我家,跟着一起变成了城里人,以示对她的爱。如果她胆子再大些,说不定将二堂妹也一起收编了。

我收取压岁钱的待遇,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才彻底宣告结束。此后,每当过年回家,我就开始给伯父伯母和叔叔婶子发“压岁钱”了。伯父和伯母已经老了,见到我给的钱禁不住老泪横流。叔叔和婶子后来因为生意出了问题,一家人从此陷入穷困的窘境,我给的钱虽不很多,但对他们来讲也很有用。更重要的是,这种反哺回报,对我,对他们,都是表达感情的方式。很值得,很有必要。

后来有几年,包括叔叔、堂妹和堂弟有困难向我借钱,我都从来不提还钱的事,而他们也的确几乎无力偿还,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对此,我从不反感。究其原因,是我每次借给他们钱时——实际上是给了,都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小时候得压岁钱的情景。

我是个懂得感恩的人。

我的妻子对此也很理解,因为我时常给她讲那些悠远的故事。讲到小时候所受的苦难,这位女士感动之余,甚至会说:“老公,当初我认识你就好了,你就不会受那么多的苦了。”这话虽然很傻很天真,但是却同样令人动容。

现在,伯父和伯母都已先后作古,叔叔和婶子家的孩子也都相继自立,有了孝敬自己父母的能力,我又身在遥远的外地,也就不用再特意给他们“压岁钱”了。我通常所要做的,只是每到春节来临之前,给我的父母和妻子的父母象征性地寄一点儿钱,以表孝心而已。所谓“一点儿”,至少也是当年那“一两角钱”的N次方倍吧。

我不再接受压岁钱了,这个任务已经转交给了我的女儿。

她在同辈中最小,其他的孩子都已经参加工作,所以,只有她还暂时享此待遇。她得到的数额比较大,但我和妻子都愿意让她自己保存。她似乎也愿意这么做,一旦想订阅课外读物遭到老妈反对时,可以动用这笔资金自己去办。

她的确这么办过。她有权支配自己的财产,只要用在正当地方,我们就无权干涉。

又一个春节即将来临,这使我又一次回忆起童年的压岁钱……

过大年,关于压岁钱的悠远回忆注:本文及本博所有文字,除特殊说明外,均系博主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用于商业用途请留言E-Mail或QQ(965442201)告知本人。多谢!

2010-2-11

江苏·连云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