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味道(5/5)——日行古城
标签:
越南日行古城会安vietnam世界文化遗产 |
分类: 吃喝玩乐 Fun |
会安是一座黄色的古城,中式、日式,和越南风情的建筑被涂上鲜艳的鹅黄色,跳跃着俏丽。会安的建筑保存完整,既没有遭到战火的破坏,也没有因修建高楼大厦而拆过。现今完好保存下来的会安许多古建筑、古街道,体现了中国、日本、越南文化与建筑风格的有机结合。街道的布局、建筑的式样,既展现了中华建筑的古朴和优雅,又融入了当地人的自然审美观和生活情趣。在这里既能欣赏到古老的文化传统,又能感受到浓郁的地域气息。
几百年来华人在会安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华人社区,并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此;中国式的古建筑,华人庙宇,华人会馆,华人店铺比比皆是。此地还是世界多个国家文化体系的交流荟萃地。中国、日本、欧洲与本土文化特色,可以从各座建筑物;寺庙、会馆、祠堂等工程略见一斑。会安的人文文化传统得到良好、完整的保存。虽然越南经历了多年的战争,但会安古城却没受到战争破坏。现在,会安古埠已列入东南亚最古老的历史文化遗迹,并公认为世界文化遗迹。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会安是一座黄色的古城,中式、日式,和越南风情的建筑被涂上鲜艳的鹅黄色,跳跃着俏丽。这座小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人与自然最完美的结合,江边色彩艳丽的小楼上挂满了灯笼,出了城,一边是细白的沙滩,一边是嫩绿的水田,在这里,时光就是用来享受的。坐在对着大街的椅子上,在看风景的时候,把自己也变成这里的一道风景。

相比起河内的热闹、顺化浓厚的人文气息和西贡的大气,会安却是小家碧玉一般,让人怜爱,依依不舍。在古典端庄的会安,你所看到的是从容自在的俗世生活。

会安古城有一个标志性建筑,那就是日本桥。由于古代贸易交流的缘故,中国、日本、南洋,甚至欧洲的商船经常出人会安港,在会安经商的中国人及日本人很多,因此,当局允许在这里分别建立华人和日本居住的单独街道,中国人和日本人在这里按照各自的民族风俗习惯生活。这些建筑中最著名的是一座日本风格的带顶石桥。石桥始建于猴年(1593年)完工于狗年(1595年),所以桥西边尽头有两尊精美的狗的雕像,东边尽头则有两尊猴子雕像。

日本廊桥建于1593年,最初由日本人修建,在中国明朝时由中国人重建并立碑为证。木头的红漆已经脱落,和众多的中国古桥差不多。有意思的是桥上一端由猴子看守,一端由狗看守,越南也有12生肖,但和中国略有不同。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会安古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占婆王国时期,会安曾是一座港口,发展到16世纪,这里演变成一个东南亚最重要的贸易交流中心。18世纪,由于越南国王们长期而激烈的权力之争,约束了会安发展,会安几乎废弃了,到了最后,这座天然的港口终于淤塞。

会安,古镇区内的房屋全是古建筑,有相当的年代历史,其中没有夹杂一点现代的新建筑,保存得原汁原味,但整个会安古镇纵横只有四五条街道,到会安就象走进江南古镇的一隅,中国式的建筑到处可见,而且都保存得很完整,没有受到战争破坏,现在基本都辟为旅游工艺美术纪念品商铺,或小餐馆酒吧咖啡店,半天工夫就可逛完会安古镇。

会安的家庭小旅馆都很有特色,都是三四层楼高的样子,门前有个小花园,摆着几张桌子和椅子供游人发呆。外墙一律是彩色的,有蓝有黄有绿,而且都种了好多花花草草的,这里生活很休闲。

福建会馆是会安最宏伟壮观的华人会馆,由会安当地福建华侨建于清康熙年间。福建会馆建立的年代比较早,且规模较大,是当时福建社团集会的场所。约在17世纪前建成茅庙,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建为瓦庙,有高大的前门与中门。后来福建会馆成了供奉妈祖天后的寺庙,供奉的女神妈祖栩栩如生,慈祥博爱。
福建会馆门牌坊不大,门后有一长长的通道通向一座天井,天井中摆放着盆景,盛开着鲜花。正面的双层牌楼上雕刻甚多,上层写着“金山寺”,下层写着“福建会馆”,后面又写着“天后宫”及“惠我同仁”等,正殿有好几重,连同东西廊及天井又是一个四合院。里面供奉的是有“群钦大母”匾额的女神妈祖。这里有精美的壁画和雕像,殿内还有古代帆船模型,长数米,木质涂红。会馆里的香火很有意思,像伞状一样的盘香挂从屋顶盘旋而下。走过中央庭院后,需要脱掉鞋子。

整座会安古城分为五个区,按照中国不同地区种族划分,有福建帮、广东帮、潮州帮、海南帮和客家帮。建起了福建会馆、广肇会馆、潮州会馆、琼府会馆和作为五帮会馆的中华会馆。会馆建筑雄伟壮丽,金碧辉惶。会馆里分别供奉着妈祖、关公、伏波将军等,终年香烟缭绕。
中华会馆是会安建立的最早的华人会馆,相传建于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1741年间名叫“洋商会馆”,也曾称“江浙会馆”,是由福建、广东、海南、潮州和客家人合资兴建,作为当地华人的共同会馆,肩负起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重任。
进入会馆的院子里有两排盆景,白色黄边的花盆整齐一致,门边两个最高的花盆上分别写着“公有、公治、公享”和“民族、民权、民生”。两边厢房白墙绿窗绿廊柱十分清新,有座小房的白墙上写着红色醒目的“礼义廉耻”。正面是红色的“天后宫”,里面供奉的是天后圣母妈祖,两边供奉有观音菩萨和财帛星君。馆内有文字记载的石碑主要有三块。一块是清乾隆六年(1741年)由“各省船长众商公立”的石碑,记述了会馆的由来:“夫会馆之设,由来久矣,虽谓会同议事之所,实为敦礼重义之地”。第二块是清咸丰五年(1855年)设立的,记载的是头门埠重修之事由。第三块是1928年重修为中华会馆的碑记,碑记中提及镇馆之宝“五百年遗鼎”的事实。

会安是越南华侨聚居最多的地方。17世纪时中国的商人来往于秋盆河进行边贸往来,把中国文化深深地扎根于此。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可以从“凝动的音乐”中找到中国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深远的影响,随处可见古建筑上的中文,也使人体会到身在异乡不是客的感觉。

走在街道上,中式、法式建筑混杂。这里没有了越南一般城市的嘈杂,只有宁静与休闲的风景。

每只船都长着眼睛。

享受一下越南SPA。价格合理,但不算便宜。

Cargo
Club的主菜约40000越南盾,是家有冷气的餐厅,除了越南菜和西餐外,甜品也很受欢迎,青木瓜沙拉是这里的招牌菜点。可以选择在阳光充沛的露台用餐。这里还有烹调课,有兴趣的可以去学学做越南菜。

在Cargo Club 品尝咖啡。
后一篇:社会信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