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专栏日记
(2009-09-06 22:46:01)
标签:
汽车 |
分类: 《汽车杂志》专栏 |
测试锐迪可
Test Drive a Radical Racing Car
(题记)2009年,从赛车的繁华表象上根本看不到金融危机:我忍痛割舍的超级跑车挑战赛今年变成了亚洲GT3,很多车手更换了新赛车,不管是三百万还是四百万的新赛车,照样在比赛中撞得一塌糊涂,因为名次比损伤更重要。今年还新增了四、五项新赛事,项项都是收钱的赛事。我被邀请试车的锐迪可就是其中之一。
4月26日星期日 晴 广告引导消费
我已经将近一年没有到汽车活动的现场工作了。所以虽然一直对雪佛兰品牌不是很感兴趣,但也觉得需要“练兵”一下了,于是答应了朋友的邀请,去做一场雪佛兰的活动。
到了北京的金港赛道,看到第一辆雪佛兰,车头牌照的位置清晰地贴着它的名字:Cruz!我一下子对这场汽车活动有了不同的感觉。因为近几天,我正被这个车型的名字轰炸:打开电视是它,扭开收音机也是它。《越狱》男主角冷静而锋利的眼神,低沉而坚定的声音,历历在目,易于模仿。我很佩服Cruz的广告策划人员,是什么令他们在《越狱》的收视率越来越低,恶评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大胆启用男主角,制造出神奇的广告。而雪佛兰狂轰滥炸的广告投放也告诉我们:对于这款车型,厂商应该下了些心思,而且寄予了希望。
今天是活动的第四天,看到参加者们的表现也越来越花样繁多。这是我喜欢汽车活动的一个原因,在短时间内可以看到千奇百怪的驾驶方式。前两天媒体试车,在赛道上驾驶。媒体会问我一个问题:你觉得这车怎么样?我说:还没开过,无法评论。他们就惊奇地看着我。是啊,怎么可能,没开过居然在做这个车型的驾控教练。不认识我的媒体,偶尔有个驾驶技术稍好的,就死命抱怨前面开的车太慢。但我看到他驾驶时的忙叨劲儿和那一脸汗,就知道他提升的空间不大。而且这样的人不会听取别人关于驾驶的意见,特别是不会听取女人的意见。而认识我的媒体朋友,上车会虚心请教。很多人不明白,以为开车猛就是开得好。其实一个人即使开得不温不火,也能看出他的驾驶技术究竟怎样。
后两天潜在购买者的活动,变成了我在赛道开车,他们乘坐体验。问得最多的就是在金港可以开多快。“最快时速开到一百二、三十吧。”在大多数人听来,这个数字都不算什么,但由于金港弯道多,已经足以让某些人有呕吐的感觉。有些人会问些更有些意思的问题,比如说:你拐弯之前为什么要刹车呢?不刹车不就漂移过弯了吗?不是更快吗?我哭笑不得,电影和广告正误导着驾驶者,而驾驶者对戏剧化的表现信以为真。中国还处于广告引导购车消费的阶段。
5月12日星期日 晴 两不像赛车
我应邀来到珠海,参加今年新增的一项赛事:锐迪可的赛车测试。锐迪可,英文是Radical,预计今年6月开赛,是一种两不像的赛车。Radical赛车的整体形状其实更像方程式赛车,但不同的是,它像房车一样,是左、右双座位的,而且车轮完全被翼子板覆盖,不像方程式那样轮胎暴露在外。因为不是Open Wheel,所以Radical赛车被列入了房车类,在珠海赛车场,也是房车时间才可以驶上赛道。
凭借我4年前在巴林驾驶过宝马方程式的经验,我觉得这款车应该按照方程式赛车的方式开。我很敬业地提前一天去了赛车场,在两位印尼机械师的帮助下试了试座位。了解到他们有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靠垫,我放心了。
试车开始,我像驾驶方程式一样的姿势半躺在驾驶舱内,背后被垫了很多靠垫。我将赛车开上赛道开始熟悉Radical的性能。这款车非常容易驾驶,6速顺序式变速箱,升挡和降挡极其轻松,轻松到可以用一根手指就能完成升降挡位的动作。油门也很轻盈,如果可以把脚变成一根小手指,这样的力度足以控制油门踏板。刹车踏板的行程短而坚硬,只有脚踩上这块踏板时,你才能感觉到自己是在驾驶一辆赛车。虽然只有1.3升的排量,但由于车身非常轻,只有500多公斤,加上宽大而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车身,以及像方程式一样底盘离地间隙小,这辆车在珠海赛道做的圈速跟我的保时捷997 CUP赛车一样快!
熟悉了赛车,我依然感觉驾驶时很别扭:方向盘太远,我无法控制转向。Radical赛事的负责人Paul——叶恭正先生决定给我专门做个座椅。说是座椅,其实也算是靠垫。跟制作方程式赛车的座椅是一样的:将两种液体混合后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发泡。此时将此混合泡液倒入摆放在赛车座椅上的耐热塑胶袋中,车手以合适的姿势躺坐在塑胶袋上。两分钟后混合液发泡完成并凝固,就形成了依据车手身材和特别需要定制的座椅。
我的第一张座椅做好了,我开了一节,回来不好意思地说:座位做得太高,驾驶的时候我的头盔被向上吹起,整个头在空气中振动。Paul又给我做了第二张座椅。这次,我放弃了看清赛道,只要用力抬头时可以看见两个轮胎翼子板的上沿就好了。坐着第二张座椅,开出去才几个圈,我就开回了赛道:由于我坐的靠前,屁股坐在赛车原来座椅最高的地方,因此身体距离方向盘下沿只有大约3厘米,发卡弯转完时手碰到安全带的释放钮,安全带完全解开来了。第三张座椅,我依然觉得不对劲。我有些灰心,心想可能这种赛车不适合我,还是不要参加这个比赛吧。Paul听了我的问题,安慰我说座椅很重要,他第一次开方程式,连续花了3个小时做了6张座椅都不满意。接着他安排车队的爱尔兰A1车手帮我解决驾驶姿势和座椅配合的问题。
又一个新的座椅做出来,这次我终于觉得是舒服地坐着在驾驶赛车了。新的问题又来了:我很满意目前的驾驶位置,但是却看不到赛道。所有左弯的弯心和右弯的出弯点我都看不到,十分影响我的速度。测试时间结束,我需要下次再解决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