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赛车日记 Race |
2005年的8月到10月,我频繁地往上海跑,到了上海也不做什么,就是在那里浪费时间。我这么珍惜时间的人居然在消磨时间,这种消磨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痛苦,但我要着牙尽量让自己沉静下来,然后继续浪费时间。
我为什么要去上海浪费时间?
浪费的不仅是时间,还有我数得清楚的积蓄。我5月份正式辞职后,就再也没有收入,而支出却总在发生——日常消费的吃、用、行对我来说也开始变成比较大的开支。而这个时候,我还要或者坐飞机或者坐火车一趟一趟地往上海跑。
我为什么要一趟一趟地往上海跑?
因为6月份的时候,保时捷卡雷拉亚洲杯的总经理Ian找到我,跟我说帮我找了个赞助商,请我跑保时捷卡雷拉杯上海站的比赛。他说意向基本已经谈定,还差起草合同和签订合同。听到这个消息,我欣喜得有些不知所措。因为我知道保时捷卡雷拉杯的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2004年已经有从两三岁小的时候就开始参与赛车的年轻好手的加入,2005年更是增加了代表世界最高房车赛水平的英国房车锦标赛的冠军等等经验丰富的赛车高手。我仅仅100个小时的赛车经验距离他们的水平实在相差太远。就算我有天赋,100个小时的新手水平也没有办法跟几千个小时经验的车手相提并论。而且,我这100个小时的经验大部分都是在拉力比赛,场地赛的经验?我能算有场地赛的经验吗?仔细算下来,我是个新手新手新新手。更何况,与我同场竞技的车手们大多数都已经跑过上海的F1赛道,而我连坐车看赛道的机会都还没找到。还有,卡雷拉杯上海站是F1中国站的支援赛,这就意味着我要在十几万观众面前亮相,在F1要作战的战场上垫场。而一个新手要跟一群老手在F1垫场上角逐,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呢?
从各种因素综合考虑,我没有理由不被套圈,没有理由不排在最后一位。我已经能推测出比赛的结果,我肯定会被抛在最后。于是我问自己:能接受这个挑战吗?
肯定是能。多一次比赛就多一次经验,我并不看重结果,我要在F1的赛道上享受保时捷的驾驶乐趣。从性格上来讲,保时捷是最贴合我脾气的跑车,这是第二次机会,我一定要去驾驶它。但是我不要被其他车手甩得太远,我要去熟悉一下陌生的赛道。
8月中,第一次去上海赛道前,我给赛道打了个电话,仔细询问了赛道的安排,得知他们8月21日到9月4日之间赛道都可以开放,我就按着日期坐着火车去了。到上海的那天,上海的朋友小陶接待了我,他说跟上海赛场很熟,可以给我安排开车熟悉赛道。结果第二天不行,第三天不行,第四天也不行。住宿费在一天一天花出去,而我却等不到什么结果。我等得实在急了,就再自己打电话到赛车场,赛车场居然说,因为9月初要进行全锦赛,所以赛道已经封闭,一直到9月6日都不会对外开放,任何人不得进入。我气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质问接线的小姐为什么他们出尔反尔,我是动身前打了确认赛道开放的电话才大老远地跑到上海,居然就这么被涮了!接线小姐一点儿也不客气,丝毫没有道歉的意思,坚决坚持没办法。我放下电话,跟小陶确认了这个消息后,无可奈何地回了北京。在我恨不得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的时期,2000多块钱就这么打了水漂。我不得不回北京,不能等到全锦赛举办完了赛道重新开放之后,因为我在安排9月6日去巴林的宝马方程式培训。
9月又去了一次上海,这次坐别人开的车在赛道兜了一圈半,算是知道了上海赛道的形状。在上海赛道兜一圈半需要多少钱?算算看,我的北京上海往返机票1500多,加上几天的食宿交通,又是2000多块钱没了。我更加仔细地数了数兜里的钱。
距离比赛的日子一天天近了,我开始觉察自己逐渐往热锅上的蚂蚁变化。我还是不知道上海赛道究竟是什么样,究竟应该怎么跑。听说香港保时捷俱乐部要到上海进行一天track day,我费劲周折地想方设法往这个圈子里钻,打了几个电话,把能找的人都找了,然后焦急地等待消息。终于,在track day的前两天,我终于挤到一个名额。我不是香港人,我知道这样挤进去的结果会最终弄得自己有些不适。但我管不了那么多。我的目标很明确,只要能有机会开一下上海赛道,我不在乎是否要有违性情地满脸堆笑或者溜须拍马。由于时间紧,我最终还是定了飞机票。为了方便,我找了间距离香港保时捷俱乐部下榻的锦江文华酒店比较近的小酒店住宿。锦江文华我肯定住不起,一个晚上就要将近2000块钱。这次活动,只有我这么一个编外人员,只有我一个不住在那间五星级酒店。
Track Day那天,大部分时间我是在等车开。因为那些车都是香港保时捷车主自己开来的,都是赛车的超级发烧友,他们自己肯定要过足瘾。而说是一天的赛道时间,能用赛道的实际时间只有5个小时,66辆车分组轮流跑赛道,根本不足以过瘾。给我安排开车的Edward真是个好人,竟然把他只跑了5000公里的新车给我开。一天下来,我总算能跑个七八圈,又坐了几圈别人开的车,赛道逐渐不再陌生。虽然时间短暂,毕竟认识
了上海赛道的面目,感觉收获颇大。但毕竟这些保时捷还是街车,从操控上与赛车不同。上海赛道也是德国佬设计,比较有难度,有几个弯道我还没有想出来究竟怎么跑。虽然这次行程比前面两次短,但因为是机票,锦江文华周围的酒店没有太便宜的,又是2000多块没了。
转眼十一到了。听说十一期间上海赛车场安排了庆十一的活动,游人可以自驾车在赛道随便开,还有其他许多嘉年华活动,我又满腔热情跑去了上海。嘉年华的四天,从开始天公就不作美,阴阴地飘着小雨,来的人也稀稀拉拉的,没什么人气,很多还是六七十岁的叔叔阿姨和爷爷。我没有车,因为十一的关系也租不到车,只好看着别人在赛道里张牙舞爪地逛来逛去。赛道里有两个活动,一个是自驾,一个是乘车观光赛道。后两天下雨稍微大了一些,赛场工作人员干脆也出动安全车,闪着灯慢悠悠地在赛道里溜达,同时规定所有自驾车不许超车。活动办到这个地步,更加无趣了很多。我无聊地在赛场地等机会,看实在没有,就跟人要了张票去试乘。换票时才知道原来还是要交钱。只不过不收你480,而只收240坐一圈。我心里暗骂:抢钱呢!一边老老实实地把钱交了。有朋友专门帮我挑了一辆好车,并叮嘱开车的日本漂移大师车手好好表现。坐了一圈回来,我失望至极,发现如果真的同行,没了解之前千万不要太相信对方。漂移又慢又没有乐趣,只有开的人才会转来转去地不停打方向盘,自己独自乐在其中。当我几乎对这次来上海再次失望地准备无果而归的时候,北京保时捷的人给了我一个机会。我有两次开车的机会,每次不通过主席台的发车点,因此每次不到一圈。但即使这样,也让我爱死了保时捷的Elaine。她平常就是个极其聪明的姑娘,反应快,思维敏捷。这下我更喜欢她了。
距离比赛只有一个星期了,即使这样我也要离开上海回北京,因为到上海,除了在赛车场我实在想不出应该去哪里。过一个星期再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