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水的故事》:总有一种伤痛让你无法假装淡然

(2013-09-21 23:41:13)

佛说,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一种痛苦,红尘中诸多爱恨情痴皆为人生之毒。然而这一丈红尘却始终是我们挥之不去的爱恋,努力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而我们传统的儒家文化则更是不愿舍弃这份生命的执着与苦痛,努力想融进大千世界那勃勃生机之中。所以《易经》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孟子说闻见牺牲斛觫有哀怜之亦,闻孺子堕井有不舍之意。这个世界上的生生死死并不是外在于我的,他人的存在与离去其实就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因而对于他者的苦难我们应该有感同身受的通感,也应该有与之共在的体验。然而,在现实利益的冲击下,特别是在经济的重重压力下,我们似乎失去了对他人处境进行关注的感情。于是,好多打酱油的男男女女就这样诞生了,而面对他人的灾难选择漠然成为一种习惯。

 

然而总有一滴眼泪会打中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总有一种伤痛让你无法假装淡然;总有一种苦难让你不得不动容。肖风导演、程晓玲编剧的《清水的故事》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甚至你都会感觉到这只是生活纪录片,因为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生活的本来味道。它悄悄地提醒我们,在遥远的乡村,在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都市之外,还有这样的一群被忽视的生存者。

 

变革打破了农村的沉静,也造成了农村人际关系的变化。人口的流动造成婚姻的不稳定与家庭关系的分裂,留下大量无人照料的儿童。他们是一个沉默的群体,像野草一样在田地里自生自灭。刘小三母亲进城打工后与人私奔,父亲由此颓废潦倒,于是他彻底成为清水村的野孩子,东家趁食,西家吃饭。影片并不是为了表现小三的苦难与伤痛,而是展现了一个孩子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所能做到的最大限度的求生的方式及途径,而且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并没有摧毁他的内心世界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尽管父母遗弃了他,但他却一直不允许别人说他们的不好,哪怕是经常照顾他的姑姑也不行。在这里,一个孩子对父母的期望只能被埋在心底,而不得不承担起这个年龄所不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坦然面对生存的苦难与悲伤,这是他父亲一辈子都没学会的东西。

 

影片展现了一个孩子对命运的抗争,对自我的渴望,以及这挣扎的失败。刘小三的命运可以说是当下农村部分地区儿童的真实写照,这是个剧烈变革的年代,农村人口不断如潮水涌向城市,他们装点了城市的外壳,给城市带来了活力与繁荣,可是他们的根始终在农村,对于没有知识素养的农民工来说,能最终留在城市的毕竟是少数,而候鸟般的生活方式就是他们的选择。城市为他们打开了一扇观看世界的窗户,但城市的繁华与浮躁同样刺激着他们的心灵与肉体,对物质欲望的渴求在现实中上演着一幕幕人生悲喜剧。因而,说到底农村的变化是城市变迁的一种外延,那些看似遥远的地方同样脱不出城市的阴影。

 

影片最后揭示小三经常喝被污染的溪水而中毒死亡看似很突然,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暗示了这种关系,污染代表的是现代工业社会,而小三的死亡则是现代工业社会向农村地区不断渗透的结果。中毒事件同时也寓含着在现代工业社会的侵袭下,传统文化的不适应及农村社会的突然死亡。

 

影片当然向我们展现了农村中出现的新情况及危机,这个问题却没有表现在镜头的显性层面,它只是作为隐含问题藏在镜头后面。从总体上看,这更是一曲爱的殇歌,一曲美的挽歌,一曲善的哀歌,它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美丽与残忍,那种让人心悸的凋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