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飞扬2046
云飞扬2046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1,869
  • 关注人气:24,2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月天诺亚方舟》:在“第二现场”,听余音绕梁

(2013-09-21 23:17:02)

2012年五月天“诺亚方舟末日演唱会”一票难求,成为很多歌迷当时甚至终生的遗憾。现场观看演唱会,和周围的“五迷”一起疯狂,一起倔强,一起感动,一起声嘶力竭,那种感觉是看网络直播或短小视频无法代替的。在现场,一切都是真实的,光、色、影、声,还有烟花、泡沫、气球;在现场,我们能感受的空间被压缩,时间被填充,一切都很奇妙。不过,在现场我们只能在两脚站立的平方活动,也只能是看到跳跃时候的高度。

 

虽然快乐是无限的,可视角是有限的。怎么才能既最大程度地感受现场,又能最多角度的审视现场呢?五月天给出的答案是——3D电影。3D 电影往往使观众的客观视点转化为主观视点,让观众置身其中,让观众参与电影叙事,观众甚至化身为银幕中的人物,正如现代游戏一样,互动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观众摆脱了以前停留在观看层面的被动地位。但是,在观众的观看环节,观众参与叙事,内化为剧中“角色”则又说明了3D电影的高度“欺骗性”,真实的画面未必“真实”,这种“真实”是人的感觉的“真实”。

 

感觉是真实的,氛围是真实的,而且氛围往往演化成为双重真实。2011年“首部华人自制3D音乐爱情电影”《五月天追梦》放映时,不少地方众多粉丝包场,熟悉的旋律响起时,他们又跟着和起来。于是,作为典型的“粉丝电影”(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歌迷电影”),观众参与进来,并且造就了“第二现场”。这里所说的“第二现场”实现的前提即是3D技术。这一次,《五月天诺亚方舟》以更精致更逼真的姿态来到歌迷观众眼前,镜头视角全面,远景、全景、近景、特写,还有惊人的特效。你可以零距离感受现场挥动的蓝色荧光棒,触手可摸阿信脸颊流下的汗珠,同时也能全景俯视北京鸟巢蓝色的荧光海、台北小巨蛋飞舞的黄气球、香港红馆灿烂的烟花,当然也会惊心动魄地观看2012末日灾难的画面和诺亚方舟的壮观。这些努力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让观众身临其境的愿望,当然也有额外的福利,当航拍镜头扫视鸟巢全貌时,观众放佛离开了座椅,长出了翅膀,在空中恣意遨游。

 

“第二现场”形成的根本动因是五月天的音乐。粉丝电影的受众很明确,即偶像明星的崇拜者,而本片的主要观影群体就是五月天的歌迷。他们既可以在现场成就宏伟的万人大合唱,也能促成影院里的百人小合唱。当然,这也有赖于影片高超的、美轮美奂的声音效果,尤其是当万人呐喊、烟花齐放、音乐高潮的时候,观众都可以感觉到座位的震动。歌迷们都知道,这种震动远远比不上心灵上的震撼。但是,这种震动能在物质层面增加或扩充心灵上的震撼,进而触发内心深处的温暖的感动。

 

“第二现场”将会完全打破传统意义上“观影不语”的局面,这也是演唱会电影的独创,也是五月天的专利。本片不仅能弥补诸多歌迷的遗憾,也能成为他们新的选择。小心翼翼地将爷爷的收音机、爸爸的录音机、自己当年的磁带和MP3收起来,买一张电影票,带上立体眼镜,让我们一起到现场感受呐喊,也一起为五月天喝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