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会》:重塑经典的现代形象,寻找传统文化的脉搏
(2013-08-26 20:38:46)
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迫切需要树立自己的国际形象,这其中就需要充分调动所有文化要素特别是传统文化的能量。从内部来说,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我们的精神世界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如何为当下的国人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已经成为当前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在这方面,传统文化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也需要发掘传统文化的有利因子,为现代人寻找生活的精神土壤。
其实,走的愈远我们便愈习惯于回望故乡,越是走向现代、后现代我们越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撑。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只是放在博物馆里的远古记忆,以供后人来瞻仰,事实上它就活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中。即使岁月变迁,时移物异,经过数千年凝聚而成的民族文化品格与文化心态却是无法改变的。我们依然用先人曾经使用过的各种方式来观察世界,反思自身。
当然,也不可否认的是进入现代之后,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一次次激进的运动中不断被当作落后的对象进行打击。时至今日,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荣光,尽管近年来又开始受到重视,但也只是某种表面上的尊敬,一如过年时供桌上的祭品。
要走进经典,必须使经典走进人生,安放在象牙塔里的经典并不具有现代效应。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会采用现代方式对经典作品进行艺术化表演,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传统经典现代化的一次尝试。进入信息时代之后,视觉艺术开始占据绝对优势,读图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我们更多的是通过直观的方式来获得对世界的认识。而传统经典要想为世人所接受并熟知,也必须采取新的传播方式。因而,所谓现代化,其实也意味着经典的现代化,即以现代人所熟知的接受方式,对经典进行适度的现代诠释。
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会通过歌诵的方式对传统经典进行解读,将对传统经典的解释与现代声画结合在一起,使之呈现出声情并茂的效果,让观众在不知不学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在当下的国学推广中是一个新的方式。当然,如果说到传统,那么早在上古时代我们的文化就奉行诗、乐、舞三者一体的表演方式,或许,当下的咏诵会正是对传统文化的原始形态的一种遥远的回应。
一切艺术文化都是植根于普通的大众之中,当初先民们围绕在熊熊烈火旁边起舞狂欢时他们意识不到他们在创造自己民族的文化,然而恰恰是这种无意识的行为让我们的文化流传数千年而郁郁葱葱。毫无疑问我们在进入现代化的进程中仍然需要传统文化的根基,只是在一个袪魅的世界中,如何使传统文化真正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考虑我们民族生存智慧的问题。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会所开创的咏诵方式,既是一次经典的普及过程,也是一次经典的现代化过程。让经典与我们同在,让传统文化与我们同在,这对我们以更自信的方式生存于这个星球上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