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疯狂的导演》:晒晒影视圈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

(2013-08-26 20:27:46)
电影自诞生起就是世俗性的,由于其信息传播量大且速度迅捷,几乎一出世就深受大众喜爱。时至今日,它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份,并且与其它现代信息传媒手段一起构成当下的娱乐世界。然而,电影制作本身却并不是大众化的行为,就如汽车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但制造汽车却不是人人都能接近的活。然而,当我们开始进入山寨时代后发现,所有神秘或高深性质的对象都在被修改,世界进入平面化状态,一切皆有可能是娱乐时代最好的宣传标语。即使在电影领域,我们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对于产品无比熟悉却对制作过程一无所知,随着微电影的崛起,似乎电影制作也已经成为普通吊丝大众的娱乐之一。

但是,无论如何,对于一般公众来说,电影制作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拍摄几十分钟的微电影跟拍摄一部真正的电影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汽车玩具跟真正的汽车还是有差距的。由宋阳执导,徐帆、焦恩俊、王宝强等人联合演出的电影《疯狂的导演》则将电影制作的流程展现给公众,影片通过诙谐、荒诞的手法,将电影制作中的各种艰辛与离奇的遭遇表现出来,让人在忍俊不住的同时也不免一声叹息。

对于电影产品而言,或许最闪光的是演员,毕竟其他人都隐藏在幕后,但对于电影制作来说演员只不过是整个产品的一部分,并没有突出的地位。而就中国的电影创作现实来看,导演、制片人与投资方之间的合纵连横才是核心内容。

《疯狂的导演》通过导演(高天)与制片人(张殿伦)与各类投资商的谈判,将电影制作中的种种离奇故事从幕后推向前台,让我们一睹隐藏在银幕光环后面的各种不堪。本着有钱的是大爷,没钱的是孙子的原则,在这场角逐中,投资人具有天然的优势。因而,无论是导演还是制片人,在投资人面前都不免自矮一头。当然,在见到投资方之前,还需要与各类中介打交道,当文化消费成为一个流程时,各个环节的衔接就成为关键。然而,在当前的影视界,投资人与制作人之间的严重不搭调则是一个制约性的问题。通过中介,制作与投资人才能联系到一起,双方的信息也通过中介沟通。然而,恰恰是由各路圈内中介大腕搭起的这个平台本身缺乏基本的影视常识,于是就形成鸡同鸭讲的搞笑场面。于是一面是投资方的骄横跋扈,另一面则是导演与制片人的小心谨慎,唯唯诺诺。电影既不是体现其自身的逻辑,也不是体现导演的艺术观念,而是投资方意志的体现,作为年轻导演高天于是按照不同的投资方的要求不断修改自己的剧本,直到最后改的面目全非。

或许这就是当下电影界的现实,专业性的人才要么改行做酒吧的老板,要么成为大腕们的小秘。而当电影成为一种工艺流程时,幸存的从业者要么打包回家,要么屈从投资人的意志。《疯狂的导演》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影视圈的种种混乱不堪,尽管高天最后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但在各种强力的挤压之下却完全脱离了自己的初衷。透过《疯狂的导演》,我们看到在喜剧外衣下的混乱现实。(文:孟庆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