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梦想秀周立波浙江卫视娱乐 |
分类: 剑走偏锋 |
随着各个地方台扎堆般地上综艺节目,尽管广电总局三令五申的这叫停那限娱,可是当今综艺节目的竞争还是空前惨烈,在娱乐节目关乎电台收视生命的当下,各大电视台几乎都挖空心思出奇制胜。由浙江卫视主办的梦想秀把选题对准草根,强调选手的出身“纯度”,希望找一些没有被别的节目“破处”的原生态选手,这在当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心态。
当然,碍于综艺节目东抄西抄,对选题的过度开发,以至于几乎没有所谓的处女地,就如找处女女朋友差不多得到小学幼儿园定制一样。当然,处女地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狠下心来挤,总是会有的。浙江卫视为此付出可谓巨大,一方面将那些已经被别的节目淘出的选手淘汰,例如据传闻《激情唱响》第一季的冠军李尚尚一直希望参加《中国梦想秀》,虽然他水平特别高,但编导觉得应该把梦想秀的舞台留给更草根的老百姓,所以明知道这种选手会对收视率有帮助,但还是婉拒了。另一方面,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加大选秀的城市范围以及节目周期,为的就是能淘出自己的宝。
毫无疑问,自超女以来,选秀节目就变成了中国最引入注目的节目。因为草根,因为不确定,让这些才艺出色的歌手,在几个月里,非常风光。同时由于这些选手的风光更加激起了全民的热情,使更多的受众投入到这一活动中。这样形式一个双向循环,使得这类节目与大众的互动更为频繁,也更吸引眼球。
但是综观所有此类节目,像李宇春这样能走到今天的毕竟少,更多的人,都沦落为大众的一次性消费品。到底是草根在享受全民娱乐的盛宴成果还是被全民作为消费品来享受?对于这个问题或许不能的人有不同的感受,那些极少数的成功者当然会觉得这是一种幸运,是全民娱乐带给自己的机会,而对大多数失败者则可能有别的感觉。
曾经有一对组合——鸭脖子夫妇,在一个选秀节目中坚持到了最后层面,并且风光的参见了盛典的表演,比赛过后,夫妇俩开了一个鸭脖子店,但听说最近他们的店铺开不下去了。而第三季的《中国梦想秀》的刘骏锋,之前虽然参加了不少选秀活动,但都不解决实际问题,他仍然是吸引眼球的假声男高音,但在梦想秀之后,圆梦办帮他找了留学中介,解决了费用,并且帮他培训德语,很快,他就会去他梦寐以求的柏林音乐学院进修。
综艺节目,真的会改变人的命运么?首先,这取决于媒体的责任感,当前形势下,有些媒体仅仅是为了抓住观众眼球以提高自己的收视率,开办节目时轰轰烈烈,节目过后一地鸡毛,相关赞助者拍拍屁股走人,参与者各自回家。这样娱乐并成了愚弄,既愚弄了观众,也愚弄了选手。因而当前综艺节目需要真正承载社会责任的媒体,能够真正在做到激发大众的娱乐热情的同时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媒体,而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在给大家带来欢乐与梦想希望的同时,也确实让人看到了一家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媒体应该怎么样把问题落实到实处。
其次要看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因为如果该梦想如果是跟自己的特长或技术相关的进一步的提升活动,那么可能会进一步改变选手的命运。当然,若是技艺之外的事情,则可能只是一种广告的效果,等广告时效过去之后则会消失光环。或者,该事件确实能打动观众则会对解决选手的现实困境有所帮助,如第三季的唐恬、第四秀的郑亚波母子。
如果按鲍德里亚的观点来看,消费时代所有的商品都是消费品,即使人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商品化。消费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无论你承认还是不承认,谁都无法躲避被消费的命运,因而对草根来说,只要走进综艺的舞台,那就是被展示,被消费的对象。然而,同一个问题我们也可以有另一种思路,因为消费或展示本身其实已经是对自身价值的某种程度上的肯定,这个舞台既是一种全民的消费,同样也是一种全民的狂欢,作为狂欢的主角,梦想秀精彩不精彩已经不重要,重要是,实现梦想的过程,很美。
回去节目本身,《中国好声音》的导师模式第一次彻底架空了主持人,这也让我们看到,综艺节目也可以没有主持人。其实早在《中国好声音》之前,《中国梦想秀》就已经在强化嘉宾在于整个节目中的地位,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朱丹的离开。新一季的梦想秀,依然是周立波一个人的梦想秀,从《中国梦想秀》的海报上的两张对话的周立波的脸,也能看出来。
在第一期的节目中,周立波有更是把自己作为一个服务员,把舞台让给草根,这种姿态,无异于用一个综艺的方式,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难能可贵的真实。这也延续了好声音的姿态,把明星变为大众,让大众“做一次明星”。
以前的《中国梦想秀》,周立波更像一个神,指点江山,但最新一期的《中国梦想秀》里,周立波在“劈开大妈”面前,也插不上话,但难能可贵的是,节目没有为了顾及周立波的“颜面”而把这段视频删去,而是在电视上彻底上“劈开大妈”把周立波调戏了一把。周立波终于有对手了,这也让节目更加娱乐化,平民化,也让节目更加贴地气,当然,周立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是我们同样有理由期待,中国梦想秀更草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