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出水面的影子》:心灵深处的罪与罚
(2012-02-18 21:29:44)
标签:
浮出水面的影子贾东朔姜武李佳沈傲君娱乐 |
贾东朔编导的《浮出水面的影子》,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打破了当前国产惊悚片的常规,尽管它也同样运用独特的声响与音乐来渲染出一种让人心悸的恐怖效果,对故事的设置也相当巧妙;但却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生理刺激,它通过对犯人心理的解读,充分展示了人性的善良与罪恶,亲情的冷漠与缠绵,可以说,这是一曲来自心灵深处的罪与罚。
影片中除了丈夫姜武之外,每一个人都不是无辜的,都在犯罪与试图救赎中挣扎。周露自不待言,作为一个从小就有严重心理自虐倾向的孩子,一直都有被迫害妄想症,而被强暴的经历又加重了这一倾向。周母则在先后两个丈夫、孩子的生父与继父之间周转,尽管影片没有完全把她的故事展开,但通过浮出的部分我们能够感觉到那些潜在水下的内容。
然而,形成事实犯罪的心灵缺陷到底是什么?如果将影片进行最大限度的抽象概括的话我们可以说这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对他者的不信任。周露从小就缺乏安全感,安全感的缺失本身即意味着对自身存在于其中的世界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因为父亲的意外逝世而被推到极致,从而使其无法从心理上认同继父。而周露的母亲同样也缺乏信任感,从而做出丧失理智杀死第二任丈夫的事情。而郝警察与父亲的关系则更具有象征意义,身患老年痴呆的父亲只是偶有片刻时间能够清醒,这本身就阻拒了两方建立信任的可能。
对他者的不信任使我们只愿意相信自己见到的现实,将自己彻底封进自我的视界里。而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永远都不是事实的全部,离开了与他者的沟通交流,我们所获得的信息永远只是残缺的片断,哪怕事实就发生在自己的眼前,哪怕所有的现象都指向自己的判断。
这种对自我的过度相信与对他者的不信任本身即构成了心灵深处的冲突,而犯罪只不过是把这一冲突物化为外在的现实。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进入监狱并不是一种惩罚,它甚至是一种心灵上的暂时解脱,一方面这使得犯人获得了一个相对来说安全的环境,在监狱里不再执着于现实对自己的危害;另一方面,通过肉体的惩罚使得自己暂时放下内心的煎熬。
但是这种解脱只是暂时的,因为心灵的惩罚在现实的犯罪之前就已经进行,这种惩罚即表现为个体心理的猜忌与怀疑,以及由这种怀疑带来的不安。而一旦采取犯罪行动之后,又带来更的罪恶感及不安全感。这使得即使以后发现某种原初的真相也会强迫自己不去接受现实,从而走向更深的心灵折磨。
因而,最终的心灵解毒剂并不是进入监狱完成肉体上的惩罚,而是使消除内心深处的不信任感,使失衡的心灵重新回到平衡。周露最后终于能直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周母也道出了那个守藏了半生的秘密。当我们重新达成信任之后,这一曲心灵的罪与罚才真正宣布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