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青春》:重口味的青春回忆或重建
(2011-09-27 04:29:05)
标签:
正青春赵燕国彰王子文娱乐 |
分类: 剑走偏锋 |
赵燕国彰的《正·青春》,犹如那首1980年代的《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只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正·青春》难入很多人的法眼,太过纠结的叙事,过于自我想象的青春追忆。对于歌厅小姐、不得志的艺术家、出卖身体与灵魂的舞男、二奶的集中描述,在当前的内地院线公映电影中极其罕见。
《正·青春》没有大明星的参演,也几乎无宣传,只有落寞相随。赵燕国彰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即便说得不是那么流畅,但还是表明他在观察这个社会,有其是千禧年之前的都市边缘人群,他们在主流叙事和民间视野中都是被贬损者,社会一般不会给予他们以正常的目光,更谈不上审视和细读。他们更多时候,被大手笔的归类于渣滓。
任何粗线条的定义,都是对具体个人的伤害。《正·青春》试图相对正面的让他们亮相,但又缺乏观众的互动。观众总是追随大场面、大议题、大无聊,而不愿意给一些小成本电影更多机会。诚然《正·青春》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是对大转型的社会乱象提出了发生的路径。小姐、舞男、二奶与艺术家、兽医等,无论有多纯,都不会被正确的认知,更何况赵燕国彰饰演的大老板,他们交叉在一起,只能是情色、金钱、权力与阴谋的撞击,结果倒是有阳光灿烂的日子。鸡鸭恋原来都是两个容易受伤的人,在彼此寻找虚浮飘渺的承诺。兄弟情谊似有还无,说无又有,犹疑不决的是社会在撕裂正常人的感情信任。当然我不是说,把社会上的罪恶都归结为社会本身,而成员无罪。每个人都有问题,至少在追逐梦想时就可能犯下原罪。与社会同谋,不惜错杀自己与他人的纯洁。
当下的时代,已经没有人再愿意去相信童话,“从此以后,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往往是千疮百孔的传说。说的人、听的人,都马马虎虎来上那么一句,就当是故事的例牌奉送,反正权当一乐。我也不是说赵燕国彰在欺骗观众的感情,而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视野,他的年龄与目前主流电影观众之间有着明显的代沟,他成名甚早,这就失去了被社会欺负的底层残酷经验,对自己和他人的青春,相信善在恶的社会操作中还能够全身而退,但又以自然主义的手法讲了太多的恶与不堪的畸恋。
如何被拯救、洗礼,是没有答案的,即使《正·青春》中给出了一条路,大老板赵燕国彰最终放过了曾经的歌厅小姐(目前还是处女身份)的王子文,正当观众觉得或许欣慰或许错愕,镜头拉伸,王子文就去问导演,在第一时间消解了这个落听的结局。我们愿意相信这样的青春,也有可能遭遇幸福,但是当大完满结局出现时,观众也会在第一时间怀疑其逻辑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