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底洞》:乱时代的无主题变奏
(2011-09-14 02:39:59)
标签:
无底洞沙溢江涛娱乐 |
分类: 剑走偏锋 |
谁也说不穿当下这个时代的真正主题,我们都犹如在一场巨大的在线游戏中的角色,被猛然放置在不同领域中,既有着明确在纸张上的游戏规则,更清楚的知道暗涌中的潜规则。毫无疑问,在这个“很二”的时代,你“不二”才是旁门,在江涛导演的《无底洞》中,沙溢饰演的草根律师,就是个“很二”的傻人。傻人要么有傻福,要么被人利用,但最终往往能逆转剧情,金庸小说的套路基本如此,《无底洞》中人在现代传媒时代依然如此。
《无底洞》是一部特征明显的黑色幽默电影,每个人都一本正经的坐着自己的事情,演着命运分配好的戏码。要想制造黑色幽默,自然是要失控、荒腔走板。编导与观众玩的游戏,最根本的一招就是信息不对称。怀孕数月的女租客在雨夜里遇险,被坍塌的露天工棚压在了下面,最终流产。这麻烦事也就开始了,沙溢成了司法援助部门委派去的公益律师,要帮忙打这场纠结的官司,把房地产开发商告上法庭。这个局,组的很意外,即便观众看完之后,也回如此评价,所以沙溢等人难以看穿其中真实的目的。王刚此前的《福布斯咒语》描述的是房地产大鳄,玩的比本片大很多,但却失去了普通观众对普通的房地产商的认知程度。《无底洞》中的罪恶之源,来自于房地产带给社会各个层面的冲击,从此本片的社会热点属性很是突出,观众感同身受,从一开始就抱定同情弱女子的立场,殊不知眼见未必为实。
当下这个时代,名利是成功学的不二法门,天下熙熙攘攘,江湖上的传说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打通各种不可思议的渠道。道德与情理是迂腐者抱残守阙的原则,房地产商、电视台主持人、弱女子等等,都在打着属于自己的算盘,全都很乱。《无底洞》的连环套奇异在于没有标准的开端与结尾,沙溢信也罢,不信也罢,就这么发生了,他成为居中最无辜的小白鼠,这是一个奇迹,其他所有角色的失败在于没人能hold住。几乎是最能让观众带入的沙溢,也不如《怒火街头》的郑嘉颖一样的律师那么可亲可信。
《无底洞》里有效的信息点,被掩埋在节奏起伏很大的剧情中,观众和角色一样被欺骗了很久。乱时代最大的主题变奏,就在于所有的规则都属于自以为是的范畴,复仇与正义在不规则的社会现实中发出诡异的声音,来自无底洞的回声构成了乱时代的告白。观众看《无底洞》,或是欣慰于最终的水落石出,或是怅然于这一偶然的结局,或是觉得现实其实更残酷,大约如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