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王学圻在轻与重之间拿捏自如
(2010-12-15 12:39:33)
标签:
赵氏孤儿王学圻陈凯歌演技娱乐 |
分类: 剑走偏锋 |
《赵氏孤儿》:王学圻在轻与重之间拿捏自如
有的电影很神奇,不仅老故事说出新意思,而且老派演员再放新光芒。对于当下观众而言,是陈凯歌帮助他们再次发现了王学圻。王学圻早年与陈凯歌合作过《黄土地》,之后多在影视剧中出现主旋律角色,在何平导演的《天地英雄》中的安大人一角开始转型,到《梅兰芳》里的一代名伶十三燕大放异彩,到晚年释放惊人爆发演技力量。屠岸贾这个著名的大奸臣,在陈凯歌版本《赵氏孤儿》中,王学圻将之诠释的又重又轻又狠毒又伟岸。在《梅兰芳》中绽放神奇演技的王学圻,本片继续《十月围城》的父亲形象,更是大有扭转观众对于角色的固有成见,正是他在轻重之间拿捏自如的表演,带来新意。
本版《赵氏孤儿》中,屠岸贾因为受到国君的诬陷、赵氏的跋扈,而踏上仇恨的不归之路。陈凯歌赠给他成功之后的新形象,一个和所有历史、戏剧文本都不同的性格,屠岸贾的罪恶感相当程度上与流行故事很不相同。这个人对赵武来说,是个神一般活生生的偶像,勇武、坚韧、善于教诲,赵武的本领主要拜其所赐,赵武的性格养成基本就是屠岸贾优秀一面的衣钵继承。
《史记·赵世家》中,记载屠岸贾在晋景公三年,借赵穿之事,追究赵氏罪责,未请君命而集结同党私自攻打赵朔,赵氏旋即灭门,司马迁笔下的屠岸贾基本是工具性存在。到纪君祥所著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时,屠岸贾已经成为罪恶化身,残忍无度,几乎找不到任何可取之处,屠岸贾向国君进谗言,从而灭其门。元杂剧中的解决,是赵武在二十年后知晓真相,向新君晋悼公深远,杀死养父屠岸贾,恢复爵位。
两次历史和元杂剧中的灭门,都是屠杀。鲁迅说“革命是让人活,而不是让人死的”,让仇恨来解决仇恨,植根于仇恨的教育最终必将会令社会运行系统彻底崩塌,屠岸贾的恶行,没有像元杂剧中那样在生活中延伸,而是着力塑造他对未来一代的传承。王学圻将一个大反派打磨的非常可信,演成内心纠结的失职的父亲,他自己没有孩子,而程勃/赵武给了他一次机会,他将春秋那个时代如何养成贵族的所有倾囊相授,那种言谈身教里的默契翕动,程婴看来都不禁担忧复仇大业难以达成,这才是《赵氏孤儿》最具魅力所在。。屠岸贾试图放程婴和赵武一条生路,自己也不忍心借刀杀人,亲手也是不忍,死于赵武剑下,也算是死得其所。这其中的细微之处,在当前华语电影导演中,也只有陈凯歌能够拿捏得到。惊心动魄不在于物外的惊涛拍浪,而是内心的波澜起伏,选择王学圻来饰演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