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面B面》:大时代下的无穷魔怔

(2010-05-05 00:24:25)
标签:

a面b面

宁瀛

王洛勇

陈晓东

张静初

芙蓉姐姐

精神病

娱乐

分类: 剑走偏锋

当下果真是个大时代,大盘绿得很吓人,大楼高得望不见天,如今越来越不想去看门户网站的社会新闻,刀光剑影之间不尽的怨怒嗔毒,大时代重发压榨出形形色色的“小”来,乖戾逆悖的消息瞅多了,旁观、围观、壁上观都是不妥,审视、无视、睥睨、冷眼也非正道,可惜又没有办法把自己埋进土里,只能勇于看待这一切。宁瀛导演的《A面B面》表现的就是大时代下的无穷魔怔,相对平等的秩序也已经失去,穷人袁文康自有穷的愤怒、欲女张静初更有忧郁的怨恨、学者王洛勇更有被边缘化的嗔怪、富人陈晓东也当有属于他的无尽追求补药的毒发,或许只有小员工芙蓉姐姐摆着她一贯的S造型自得其乐,其他人的价值判断力全部失衡。

 

宁瀛将《A面B面》在电影审查制度之内做了尽可能多向度的演绎和诠释,从而制造出难得的“黑色电影”,尤其是当疯狂的网瘾治疗法、北大某学者说上访者基本是精神病、诸多正常人被送到精神病院等等的社会新闻一再挑战公民(读者、网友自然包括于其中)的大背景下,《A面B面》中简单粗暴的诊治过程被展示到观众面前,是有着相当社会道义的举措。

 

有着第五代电影人和女性身份的宁瀛,相对比绝大多数女导演的“自述传”打底的电影,毫无意外善于“跨界”和“越轨”,她超越一般女性导演首先将自己定位于女性身份观察者的位置,宁瀛不从个体经验出发,而是萃取大时代变迁中的共同点,精神病是对自我的某种过份殖民,对现实的不满足和达到不了理想的彼岸,都是产生心理挫败、放荡等异常的本因。《A面B面》中的人物关系是错乱的,一致性的常识不再有,正在庞然大物的社会在进阶、层级、付出与收获等方面既混沌的无序又残酷的清晰,导致了一部分人的不能区分白日梦和实际生活,担负卑微和承接富有的压力都可技术性击倒他们。

 

《A面B面》中的精神病人,多数都处于找寻“真确的生活方法”反而得到“虚妄的结果”,几何级数的欲望腾越与现实的格格不入,导致不够强大的内心无从承受庞杂繁复沉重的信息,袁文康在愤懑、张静初在犹疑、陈晓东在烧灼、王洛勇在执念,无可挽回的走向精神的断裂。最大的公约数便是对如何生存的信念无法把握,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就真理和虚妄的相互关联而言,倘使没有信念,便不可能有虚妄”,这些心灵遭遇重创的人,不过是想生活的更好一些,试图得到美满爱情、事业有成,然而勤奋劳动、辛苦耕耘、真诚待人已经难以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诚不我欺、天道酬勤也基本成了传说,这才是《A面B面》的内在逻辑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