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剑走偏锋 |
电影导演,是否可以和文学作者相提并论,或许在于其野心的半径、视野的判断、时势造英雄以及人民的期待,但在后革命的时代,知识分子(包括影像导演和出版物作者等人),如何在观众逐步消失的态势下,发出自己的声音,尽可能的影响观众。事实上,如今的观众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早已经超越小康状态,尽管他们和邻居一样,都被生活的假象遮蔽。人生在怪诞和讽刺之间前进,但是却获得惬意和掌声,巨大的快感导致观众忘记了自己真实的处境和身份,日子过成了端子,人生沦为修辞的例子.
《赝品》 (F for Fake)
导演:奥森·威尔斯
这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赝品》是美国著名电影人奥森·威尔斯最后一部作品,电影围绕着艺术造假大师埃米尔·德·霍伊和他的传记作者展开,对产业中的造假现象做了透彻的剖析,以至于好莱坞因不满片中的影射而拒绝该片的上映。就好像《公民凯恩》中的玫瑰花蕾一样,奥森先生对于秘密设置向来有着充裕的兴趣。一般群众面对权威的话语,如同中蛊,根本无从分辨艺术品的真伪。本片中霍伊伪造了毕加索的大量作品,然而导演却告诉你,毕加索并不存在,他只是作为霍伊的赝品而出现。
《13之月》(13の月)
导演:池内博之
主演:柏原崇、大塚宁宁
这是一部纯爱电影,但身体却受到持续的压抑。首先解释下13月的意思,有一种历法将一年分为13个月,每个月有28天,并且一年有一天是空白的,这一天没有日期也没有星期几。在这空白的一天里,之前的所有矛盾都会现形,在这种矛盾作用中,世界的开始和结尾将会碰头,如果开始和结尾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话,世界就会恢复原来的样子。男与女之间,阴差阳错曾经发生错爱,似乎有一种力量在操纵他们的身体和精神一直处在焦虑状态,姿势、行为以及生死。
《大急救》(Deliver Us from Evil)
导演:爱米·博格
主演:托马斯·多伊尔
这又是一部令人愤怒和惊恐的纪录片,原来美国有超过10万名教徒活在被教会的神职人员进行性侵犯的阴影下,对于他们来说,正义与审判是那么地遥不可及。到目前为止,教会已经花费了至少10亿美元来应付受害者诉诸法律的压力,但从未有任何一名神职人员被定罪。最严重的例子,当然就是本片中的天主教最臭名昭著的娈童癖神父奥利弗·奥格莱迪。本来对于神职人员而言,性是必须克制的生理冲动。但从现实的某些迹象来看,现在并没有走出漫长的中世纪,正是高层自1973年以来的有意掩饰,导致奥格莱迪的行为成为习惯、癖好、本能,教会以及信众都成为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