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剑走偏锋 |
注:本文写于2005年1月,当时剧组公布某一版的剧本。
在此插播一条广告,更多精彩请到中国艺术电影论坛
http://www.filmof.com/bbs/ 请收藏此地址
对于《霍元甲》的再度被搬上银幕,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下文,以李
连杰版首次通过媒体公布的剧本梗概为谈论基础。在此我声明:我反对这样塑造
霍元甲!因为霍元甲的意义,便在于其强烈的民族特质,而不是个人武功修为。
让霍元甲师傅在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讲“武术止戈”,显然是不恰当的。
如果抽离了集体记忆,全新去打造一个“新人”霍元甲出来,在我看来似乎
难说称得上是艺术的解魅。不错,以前是有神话霍元甲,并且虚构了一个陈真,
我们无从否认通过电影、电视剧、书籍和小人书、歌曲等方式存活在我们记忆里
的霍元甲是全然符合真实历史。但是在事实上,这个名字已经跨越娱乐成为通行
于两岸三地的当代语文中的一般词汇,在蕴涵了民族气节、正义和抗争、尚武等
不同层面的正面意义,霍元甲有着一种纯然的浪漫主义,就是要击败挑衅的外国
人。
目前可以肯定的历史上,霍元甲师傅其实并没有在身体接触中打败西洋人,
但是却多次令嚣张一时的外国力士遁走。不过在霍师傅生命中最后一年,却在实
战中挫败了日本柔道高手,而令自称切磋的日本人怀恨在心,从而下毒导致霍元
甲老师身亡。这便是历史的梗概。如果从武术本身讲,不见得霍师傅有太出色的
成绩,他的“迷宗艺”实难与李小龙的截拳道相比,他本人最大特使、最擅长之
处则是力大无穷而善于运用,在此基础上他的战绩显赫非常。霍元甲之所以被后
人称颂,最重要的是他在半殖民地时代不畏强暴、敢于抗争,同时具有长者的人
格操守,因此具有强烈的魅力。在其短暂生命的最后十年,他直面外国人。在此
,我们要格外说明的是,那些外国人不是中国人请来的,也不是随便就可以走的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必须学会与外国人打交道,此时,中国人和现代意义上
的外国人才真正生存在一个星球上(天下)。
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语言的不同,就有文明、文化的差异,不同种族、国
家、社群便有冲突,霍元甲及曾国藩、黄飞鸿、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人面
对的现实就是中国人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作为中国究竟应该何去何从,作为中
国人应该如何安身立命,作为自我当怎样体现存在之价值?显然,不是全盘西化
、抛弃传统就可以解决的;也不是关起门了一切就解决了,况且这门也不容易关
上(而真正关上了的滋味我们也尝试过)。中国当时有四万万同胞,他们有着延
续、传统的生活方式,在船坚炮利、条约通商、传教移民多重形式下,被迫睁眼
看世界。谈到此,我不是在宣扬中国最好是不被西方“发现”,既然被发现了就
要面对。三岔口的霍元甲没有多少知识,但是有一定的武术功底,于是从家乡到
了天津,然后是上海,因为打倒了外国人成为一个传奇英雄,当然在后代不断增
加的文本里,原型却逐渐隐去。
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距离霍元甲去世快一百年了,但是文明之间的冲突
却依然存在。发源于古希腊、古罗马谱系的西方现代文明(所谓北大西洋国家和
东欧国家),在整个二十世纪不断征伐,试图扩大自己的领土、影响和对地球的
控制力,前半阶段主要靠热兵器战争,后半阶段是核武恐惧下的冷战,如今则是
全球对抗恐怖主义。世界何曾太平过?在可预期的将来,我们这一代人也一定看
不到世界上没有军事力量的均衡遏制。在我看来,文明出现以来就没有一天“止
戈”,让霍元甲去说“武术止戈”是很不明智的,首先他那个时代不允许,如今
也不允许(从美国及其追随国不断进行战争打击、从我国不承诺对台放弃使用武
力都是明证),只是一个和张艺谋的《英雄》一样的梦话和空话。为什么在西方
巴别塔永远建立不起来,就是因为语言不同、文明不同、利益不同、视野不同。
那些在近代社会来中国的武士们,我们必须判断他们的目的,从他们的角度出发
,弘扬他们的体格是自然的,但是对于中国人很可能就是不幸,并非我们盲目排
斥,而是他们并不能真正面对我们的文明,而方式通常对于国人是伤害,除了身
体,更多的是精神。我不反对沟通和交流,但我想说的我们永远是中国人,永远
不可能成为他们,像日本民族不断在历史更改自己的榜样,从汉唐到德国、美国
,虽然经常是每个历史时期的老二,但是永远摆脱不了内心最深处的惶恐不安。
对外,日本人不是匍匐在地,就是猖狂其手段、狰狞其面孔,事实上在霍元甲以
后的时代,日本民族对于太平洋周边国家造成的祸害,是罄竹难书的,而至今未
见日本主流民意的忏悔。在日本高官依然去靖国神社参拜恶鬼的时候,让我们的
民族英雄说“武术止戈”是虚伪的,或者说是谦卑的。又因为出资方有日本方面
,如此的剧本,对于中国民族英雄的改造显得别有用心。至于日本演员来扮演重
要角色,我倒是没有什么意见,这可以从商业目的来考量,正如李连杰版的《精
武英雄》里中山忍的参与演出。
剧本中的霍师傅形象有点残忍,在家族间的仇杀中,为求在比武中成名,为
了给徒弟报仇他杀了一个叫黑爷的武林高手,如此以来霍的形象则定位于暴戾乖
张。而在后半段写霍元甲打擂比武,霍元甲打败了美国和日本的武术高手,在处
理这段情节时编剧没有刻画出霍元甲抵御外晦,为国雪耻的精神情操,但是又让
他说一番大道理。显然霍的思想被刻意降低,自然我们无法还原霍元甲的成长史
,可是依照现在存留的资料,但是基本可以肯定他的勤恳与为善、他的浩然正气
、君子之德。我们被告知这个剧本的主要撰稿人是一个美国人,我只能保佑他能
理解中国人的英雄观。其实单纯从名字来看,霍元甲也煞是威风凛凛,霍字霍霍
有生气,而元和甲都是上上之佳字。一个美国人,能理解这些吗?
在此呼吁有关人员重新审视剧本,霍元甲可以是一个有缺点的英雄,但不是
这些缺点。在我看来,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便是自己的英雄,没有他们,人民就
没有脊梁。歌颂自己的英雄,是我们的骄傲。
后一篇:有关徐静蕾与韩寒的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