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房价需要“分流”

(2009-06-17 01:16:57)
标签:

房产

整建制

房价

新城

北京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之三)

 

    前有一篇“北京高房价缘于不合理规划”的博文,今天就在新闻里看到北京市政府公布了治病的“良方”。欣慰之余,还是感觉失望大于希望。毕竟城市形态在不合理的规划体制里已长成畸形的支体,要想使之康复,惟有取出肿瘤,让血脉顺通。

北京房价需要“分流”

对于缓解北京市中心压力,缓解中心区住房需求具有正面影响意义的事情,昨天终于被迎来。

昨天,北京市政府公布“关于推进新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提出,有影响力的学校、医院将整建制外迁至新城。《意见》同时提出:鼓励有影响力的学校、医院整建制外迁新城。探索实行名校分校全市招生和名院资源整合工作,增强新城公共服务资源对人口的吸引力。另外,这个《意见》还透露一条对房地产将会影响意义重大的消息——北京将试行土地收益年租制。

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集中了全国最优质的所谓国体资源。政治、文化中心、教育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学研中心等等的“中心”,让北京成为了资源的代名词,成为中国人、财、物流向最为集中的城市。而一个圆心之后摊大饼式城市规划发展,实际是使城市市域范围在一圈一圈摊大,但中心资源却从来不会向外有半点挪移,所以扩出的新城也就成为了跟从于内核帮衬,成为解决内核之中工作者休息的“睡觉目的地”,或者以前我们称呼的“睡城”。

2007年月11月,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十一个新城规划》。由于未见到之后有落实“民生教育医疗资源引入新城”的任何动作,而且《新城规划》中第一点提出的就是“新城要承担起疏散中心城区人口职能”。所以本人当时的判断不得不担心,在这个规划之下,周边区县政府会把其当做房地产规模开发的口实,卖地造“睡城”,而不是依托产业发展固化本地就业,以此来推动周边区发展。

北京的这种摊饼式规划特点,使市中心到郊区的城市地价差分级非常明显。所以北京的房价与二环、三环、四环级数呈绝对正比关系。并且城市的饼摊得越大,市中心的地价、房价就会越高。按照现在市场房价的现状,二环路平均房价在三万上下,三环房价平均两万五到三万之间,四环则是两万元左右,五环则落到一万左右,远效区县高到八、九千,低的也就五、六千元。这样的房价分布,与越往市区中心位置土地供应量越少有关,更与越往市中心资源越多有关。

近两年之后,北京市政府公布消息,提出要将有影响力的学校、医院将整建制外迁至新城,并鼓励有影响力的学校、医院整建制外迁新城。显然,这次进一步明确提出这个要求,或多或少与07年《规划》提出的要求未被执有关,与近期房价快速上涨政府有意疏导百姓有关。但仅此学校和医疗机构的资源向外分流,显然还是远远不够,更有效的“分流”应该是外迁政府办事机构,甚或是金融中心、商业中心、CBD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能够逐渐外移,以此让掂记着资源的人、要上班就业的人跟从而去,让居高不下的房价跟从着人的流向,向低分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