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好楼市 毕竟六月天
(2011-02-24 16:50:0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新富力≫ |
己丑之年,注定是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之年。尤其最近这几个月,很多事情完全是出乎人的预料。H1N1流感来了、韩国前总统自杀了、朝鲜试爆核弹了、法航客机失事了、通用申请破产保护了……坏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考验着人们的心灵和神经。房地产行业从来不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早就陷于被动的房地产行业料想也不会出现什么好转迹象,但是老天爷彷佛给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截止到2009年5月3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各地楼市也纷纷出现回暖迹象,“五月的鲜花”开遍大江南北。在房地产的百花园里,开得最灿然的仍然是那些百亿豪门。而在江浙、湖南、广州诸多地区,又有一些“地王”被隆重推出。富力地产也在这春天里,又开始了新的播种。上个月,富力以10.22亿元一举拍下北京广渠门外10号地块。
此种举动,引来了天下各界的评说。有的说这是富力最后的疯狂一搏,有的说富力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没有了敬畏之感,还有的说是富力为回归A股向资本市场的一次表演和展现。
众说纷纭之后,让稍有思想的人都会认为富力出手发出了一个信号:富力虽然是一个负债率较高的公司,但它是一个具有新鲜活力,而勇于创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公司。它的团队,它的管理和商业模式是极富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当然,在这个行业中,稳健、保守应该成为现金流控制的原则。而发展、壮大、有思路、有魄力、能创造奇迹永远有追求新鲜的冲动,恰恰是基金经理、投资者喜欢追捧的对象。要不,富力股票也不可能在香港H股里成为最活跃的恒生指数股。
当然,回顾富力在这一年多走过的路,应该说是充满了坎坷和相当的不容易。但困难和挑战恰恰是一种财富,它帮助了富力,使富力公司能够在金融危机之中梳理流程、检讨管理、使之在成本控制和资源整合、资金调配上积累了更加新鲜的经验和发展的机遇。
我以为,房地产的“小阳春”也好、“满园春”也好,首先归功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银行业的帮助。其次是人们对住房的刚性需求:虽然金融危机了,但生活还要继续,结婚的、生子的、改善住房的……加上房地产商这一年下降的房价和多样的销售政策,自然引发了井喷式的购房热潮。加之,资金的流动性加大,还有一些城市中坚人群及成功人士因通胀预期担心资金贬值,而将资金“移”进楼市,使楼市一下子变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了。据不完全统计,4月份,深圳的别墅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54.55%,而1、2、3月的增幅分别是16.9%、50.82%和36.11%;在北京,前4个月别墅的销售套数和成交面积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2.8%和48.4%;而在上海,4月的别墅销售与供应比已经达到了1.59:1。热销的不只是别墅,上海的高档公寓近来销售量也大幅激增,其中单价2万元/平方米以上的中高档公寓成交量大幅回升,5月的前20天,上述高档公寓成交面积达到了17.93万平方米,是2月总成交量的近3倍。温州、杭州、宁波等长三角地区二三线城市的高端住宅,也出现了热销景象。除了中国老百姓在2009年小阳春行情里面展现出来的有钱的一面外。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各大地产商也纷纷展示了其“不差钱”的一面。
但是,本人可能是在房地产界战战兢兢呆久了的缘故,对房地产的大形势也有一些担心,因为真正的产销两旺,应该发生在实体经济全面回暖之后。我十分希望这样的好日子舒舒坦坦的过下去,但我隐隐地觉得政府放松的政策和口子可能会收紧,现在就有媒体和经济学家开始“担忧”起来,有报刊就提出“警惕通胀预期助推土地和楼市泡沫”。还有经济学家大呼“应该将信贷、开工时限、拿地门槛全面提高”。但我始终认为,无论哪一项政令出台,一定要保持它的连续性,不要一抓就紧、一放就松,过了头就怕。面对这些经济学家的担忧,我斗胆认为,现时CPI和PPI的通胀压力并不显著。而且“适度通胀”可能还会刺激经济的发展,只有“恶性通胀”才可能会带来楼市的泡沫。但无论怎样,且不可急转弯、急刹车。我们怕就怕房地产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政府给予支持,而房地产形势稍有火热,各方面却施与控制、给予压力。这不仅使经济运行的积极效果有所丧失,还对国家“以居民消费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平添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无论它“东边日出西边雨”,无论它“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房地产业回暖是个事实。围绕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大任,房地产业也得横扯出一杆旗帜来呢。而富力地产仍是这行业中的佼佼者,它独有的盈利模式、独擅的优质土地资源和对企业的控制能力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它仍然是极具成长性的优质企业。相信在这个热闹的盛夏之后,丰硕的果香会弥漫在秋红的景色里。
(《新富力》第23期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