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向善向美的心扉
(2012-08-21 08:26:26)
标签:
文化 |
敞开向善向美的心扉
——关于《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的一点感想
解玺璋
看了台湾果陀剧场排演的话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该剧最富有挑战性的,是如何将14堂课搬上舞台,且不显得重复、拖沓、散漫和沉闷。就直觉而言,我不认为这个戏的舞台处理是完美无缺的。不过,两位演员的表演都很到位,尤其是莫利的饰演者金士杰,其表演更是细腻传神,生动感人。
莫利和米奇的故事我在1998年中译本刚问世时就已读过。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励志故事,不是一碗心灵鸡汤,而是两个敞开心扉的人,灵魂对灵魂的倾诉和讨教,是一个智者对一个迷失的良心的提醒和启发。莫利是个教授,米奇是他的学生,毕业16年,学生和老师从未见过面。这天,米奇偶然从电视上看到了莫利。不幸的是,莫利已经患了“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这不仅是一种很奇怪的病,而且是一种绝症,他只剩下最后几个月的时间了。米奇决定去看望这位不久于人世的老师。
学生的到来让老师喜出望外。不过,学生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热爱音乐,悄悄跑到琴房偷学弹琴的少年,而是一个功利心很重的“成功人士”。他身兼五份工作,既是一家报纸的名记,经常采访奥运会以及世界级的体育比赛,二三流运动员甚至都不被他放在眼里;他还给报纸撰写专栏文章、在电台、电视台主持各种节目,随时都有人打电话给他“送钱”,那种牛哄哄的劲头即使在教授家里也并不稍加掩饰。他在郊区有豪宅,还有两部名车,可以说,凡成功人士有的,他都拥有。这一切不能说不是他多年奋斗的结果,但他并不快乐,没有幸福感。虽然他只有37岁,却已经担心年轻人可能取代自己的位置。他被职场竞争的“丛林法则”束缚着,驱使着,为了不被淘汰,宁可一再推迟婚期,更不敢要孩子,以为孩子会拖了他的后腿。
对成功的追求,或者说对名利的追求,已经使他执迷不悟,愚不可及,以至于莫利提出相约星期二的建议时,他居然没有意识到,是他需要莫利,而并非莫利需要他。他们每个星期二约会,所谈话题十分广泛,从人生、事业、家庭、婚姻,谈到恐惧、欲望、衰老及死亡,该剧的诱人之处就蕴含在师生二人的娓娓道来之中。尤其是莫利,他的豁达与幽默已经修炼得炉火纯青,观众席不时爆发出会心的笑声,除了他的形体表达,以及足以乱真的气息(金士杰把一个肉体生命逐渐恶化的过程表现得极有层次,而又节奏分明),更多的还是他那些睿智的台词,它们像一颗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在观众心里激起了阵阵涟漪。观众、演员之间在这里发生了心与心的触碰,他唤醒的不止一个米奇,还有台下的许多观众。他们从莫利那里得到共鸣,走出剧场后,或许还放不下莫利对米奇的那一声询问:“你跟你的心灵,能够和平相处吗?”这个问题会一直折磨着他们,如果他们真的被演员打动,并有所觉悟的话。
很显然,这是一部关涉心灵救赎的作品。前提是莫利的存在。没有莫利,没有他的先觉,就不会有这部作品。但莫利不是牧师,他不代表上帝对米奇进行良心的审判,而只是用自身的言行彰显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并引领米奇在向善向美的路上追问自己。整个舞台的处理也是平实而朴素的,没有刻意的强调和强加于人。这里表现出与莫利态度的高度一致性,他可能以敞开心扉的方式而令你难堪,比如说到叔叔的死,说到星期二的约会可能给了米奇的竞争对手更多的机会,但他并不直接告诉你应该怎样做,而只是给你一种启示,一种新的可能性。他们曾经提到了约伯这个人物,莫利甚至说,上帝对待约伯有些过分。可约伯自己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固然无法猜想约伯的答案,但我们却能从中领悟到一点:良心的审判,注定是要由自己来完成的,审判者和被审判者除了自己,不会有别人。也就是说,你的心扉只能由你自己打开,如果自己不能觉悟,别人是无能为力的。是的,米奇最终在莫利的死亡中重生,那是因为,死去的莫利变成了一种希望,在你需要他的时候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