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让戾气毒化了人心

(2010-03-18 22:19:02)
标签:

文化

别让戾气毒化了人心

解玺璋

 

    这几天,章子怡又被炒翻了,本来是想回答捐款风波中网友提出的各种质疑,没想到却引来了新一轮狂轰滥炸。一些网友对她的回答并不满意,认为她不仅没有向公众道歉,还在借此机会忽悠大家,继续作秀。甚至采访她的记者也受到牵连,遭到网上的人肉搜索。有人还贴出了《细数章子怡的十年骗术人生》一文,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到了全民共讨之、共诛之的程度,章小姐也成了站队划线的标杆,想想十分恐怖。

 

    章子怡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罄竹难书的事情吗?我想应该没有,但为什么有人一定要表现出义愤填膺的样子来呢?说起来,我并不十分了解章子怡的所作所为,我对这件事的了解,也仅限于媒体上的报道。但我觉得,如果章子怡触犯了法律,则不妨诉诸司法机关来解决;如果只是工作失误或道德问题,也应该给她改正的机会。采用网络群殴的方式,打翻在地还要踏上若干只脚,总是不妥的。昨日看到某网站发起“你怎么看章子怡的回应?”的网民投票,其中“建议司法介入,彻底查查”的选项以81%的票数高居第一,说明大多数网友还是非常理性,非常善意的。不过,选择“适可而止,不要再揪着章子怡不放啦”的网友只有2%,似乎显得少了一点。

 

    我并非主张对章子怡一味姑息,明星作为公众人物,理应在公众的监督之下。问题在于,我们能否用与人为善的态度,宽容对面对有些事情,而不是采取极端的、发泄仇恨的办法。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他还说:“仁者,以爱存心,以敬存心。”这是讲的人与人之间,要互相敬爱,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样才可以在相互间启发人性。现在有一种“气”很不好,比汽车尾气的危害还大。当然,它所污染的不是自然的空气,而是社会的空气。这种气就是人们常说的“戾气”,也就是暴戾之气。这种气体笼罩在我们的周围,很可能会使社会心理或风气走向极端,好勇斗狠,或因一点小事就破口大骂,恶语伤人,对别人哪怕很小的错误也不肯原谅,不管自己做得如何,却希望别人都是圣人。

 

    这或许可以看作是社会心理的失衡,它是根源还在于政治的不清明和生存的极端严峻性,但其表现,却在于人性、人心的深受伤害。以晚明为例,钱谦益以其文人的敏感,就一再提到弥漫着的戾气,并形象地描述了他对于世态人心的体察:“劫末之后,怨对相寻。拈草树为刀兵,指骨肉为仇敌。虫以二口自啮,鸟以两首相残。”这种普遍的“杀气”,对于人性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另一位大学者刘宗周也提到当时的情形:“乃者嚣讼起于纍臣,格斗出于妇女,官评操于市井,讹言横于道路,清平世宙,成何法纪,又何问国家扰攘。”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长鸣的警钟,提醒我们对于戾气要时时有所警惕,在争取政治清明的同时,也要用我们的仁爱之心,净化我们的空气,不让它毒化我们的心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