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啊,你究竟真实了没有?
(2009-03-18 00:36:58)
标签:
文化 |
《团长》啊,你究竟真实了没有?
解玺璋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播出以来,我每天都在努力地说服自己,耐心点,坚持看下去,这样一部有N多理由让人期待的作品,也许真要看到最后才能完全了解编导的意图吧?但是,一路看下来,心情其实很复杂。我实在不能理解,60多年前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这段历史,为何竟以这样一种面貌呈现于我们面前?他们究竟想要向今天的观众传达些什么呢?我们怎样才能理解并接受他们想像中的这种历史相貌呢?
任何一种历史叙事,都是叙事者主动(或被动)选择的结果。它总是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叙事者对于历史的看法,即他们的历史观。《团长》也不例外。在这部电视剧中,叙事者就选择了通过这样一群溃兵来实现他们对于这段历史的叙述和重构。读报曾看到作者兰晓龙的一段话,他说:“我当时的想法是,能不能从一个底层军官的眼中看待这件事,最后决定写这样一个炮灰团、一群溃兵、一群人渣。”他或许将此视为历史的真相吧,至少在整个电视剧的叙事中,我们看到,这表现为叙事者刻意追求的一种价值。
我们应该尊重作者的选择,但这不等于我们应该接受或认同他们的选择。叙事者的选择,其初衷也许是真诚的,但其叙事带给观众的感受很可能并不美妙。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这样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曾经让所有中国人蒙受耻辱,这种耻辱主要还不在于历史本身,不在于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失败,而在于几十年来我们对于这段历史的态度,即我们的暧昧和偏见。关于这段历史,长久以来,我们看到过太多的有意无意的歪曲、扭曲、隐瞒和忽略;事实上,对于很多正在欣赏该剧的观众来说,他们并不十分了解这段历史,他们关于这段历史的认识往往是零散的或片面的。这时,这部被人期待已久的作品以一种强有力的方式呈现于广大观众面前,虽说它的故事和人物都是虚构的,但至少,这段历史作为背景是贯穿于全剧始终的。不管你是否愿意,看过该剧,这段历史都将以令人沮丧的相貌留在我们记忆中。对于创造了这段历史的十万官兵来说,对于把鲜血和生命抛洒在这片土地上的先烈来说,我想这是不公正的。
真实从来都是人们对于历史叙事的普遍诉求。无论是叙事者还是接受者,恐怕都找不到反对真实再现历史的理由。事实上,真实正是历史叙事的价值所在。近日看到网上所流传的 周传基先生对《团长》的批评,其实也是基于对历史真实的要求。拍摄电视剧固然是一种艺术创作,编剧和导演需要在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和渲染,甚至是再创作,但这个加工的过程应该遵循一个起码的原则,这就是忠实于生活,忠实于历史。特别是有关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忠实于历史应该是首要前提,不能为了增加卖点和噱头而胡编滥造。
但有趣的是,无论是叙事者还是观众,有些人恰恰认为,只有像《团长》这样拍,才是真实的。在这里,我们所看到的,不是一支正气凛然,时刻准备赴死的军队,而是一群小丑;龙文章也不是什么团长,而是这群小丑的头儿。他们在战场上的行为,不仅不像是在打仗,简直就是在胡闹,有时甚至像一群小孩子在做游戏。周传基先生直言“这是一部瞎胡闹的烂片子”,似乎有点儿不大中听,但基本上并不离谱儿。但有人却说,他们就是一群小丑啊!这部戏里的人物全部都是小丑啊!这样看起来才更加真实,也更人性啊。这种反讽、调侃、戏谑、幽默,才不装模作样,才更像人在讲话呀!包括他们的着装和日常生活起居,也因为“邋遢”、“脏”而被认为更符合“溃兵”的身份。
这也许正是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吊诡之处。相对于历史本身,剧中的表现或许是真实的。因为我们不能否认,在这场历时数年,先后投入兵力几十万的战争中,曾有这样的“溃兵”存在。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否认,在这场极端残酷和紧张的战争中,也还有金戈铁马和壮怀激烈,英雄气概和烈士情怀。而叙事者的选择,却是此一时,彼一时也。从前许多描述战争和战场的作品,其中的人物往往是光鲜亮丽的,说的都是豪言壮语,其行为也都有板有眼,慷慨激昂。这曾经也是历史叙事者想像中的真实。但这种真实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人们认为,战争不是这样的,人性也不是这样的,怕死有其合理性,想回家有其合理性,逃跑也有其合理性。《团长》对历史真实的选择,应该就有这样的思想背景,是对别一种真实的反拨和颠覆,但这种真实同样也是叙事者想像中的真实,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这里涉及到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即人性的本质问题。实际上,我们所追求的真实,无论是艺术真实还是历史真实,都只能是本质的真实,而绝非个别的真实。如果我们过分强调个别的真实,而忽略本质的真实,那么,我们最终将陷入相对论的泥淖,从而与真理擦肩而过。这样一来,人性的本质规定性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表现了人性本质的真实,即真的真实,反之,就是假的真实。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似乎更不乐观。因为,人的本质究竟性善性恶,几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至今亦难有结论。我们也只能做个调和论者,把人性看作亦善亦恶,时善时恶,善恶共存,善恶一体。人性的这种复杂性,或者正是更高层面上的真实,也说不定;至少是很多影视作品,包括《团长》在内难以企及的真实。
不过,有一点没有这么玄,也是应该指出来的,即剧中演员们的表演,特别是龙文章和孟烦了的表演,似有过火之嫌。他们所追求的洒脱、随意、不装假,不做作,在这里,竟然走到了自己的反面,好像是故意为之,变得有些刻意,有些矫揉,这或许也是许多观众不满意《团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