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大赛何以变成了娱乐事件?

(2008-10-22 22:56:54)
标签:

文化

小说大赛何以变成了娱乐事件?

解玺璋

 

30省作协主席小说大赛(后改成巡展)已经搞了一段时间了,相对于前期的喧闹,近来已渐渐归于平静,除了主办方还在坚持力挺,热度不减外,其他媒体已经普遍降温。此时我们回过头去再看此事,多少会冷静和客观一点。

 

无论是大赛也好,巡展也罢,总之,这一次是有30位作家先后将自己的小说拿到网上来发表了。我以为这是一件好事。固然,这是针对作家而言。这些作家,其中或许有人对网络并不陌生,他们也在网上发表文章,也写博客,但长篇小说首先选择在网上发表,恐怕还是第一次。所以,对他们来说,这个举动有可能扩展了这些作品的传播范围。按照以往的方式,印成纸质图书,其传播范围总归是有限的,放到网上,从理论上说,应该是无限的。看得人多了,影响扩大了,作家们怕是求之不得的。然而还有第二个好处,就是可以直接听取读者的意见。网络之外,作家们出了新书,也有反馈意见,也有批评,但多是亲朋好友说一些祝贺的话,拜年的话,很少真心话;即使有批评,也比较客气,说得都比较委婉。网上的批评可就不同了,因为不是面对面,用不着客气,都是直来直去。见解不见得都对,但没有假话,没有虚与委蛇,虚应故事,虚张声势,都是实实在在的,只是有些话说得难听,在说者是只求痛快,而听者却有可能挂不住脸儿。所以我一直以为,作家要上网,一定要在心理上做好挨骂的准备,不要因为挨了骂就上火,就发火。这里倒用得着一句老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大不了还可以采取“姑妄言之姑听之”的态度,是不必太在意的。有些批评是很尖刻,也很偏激,年轻人(网友总是年轻人多)嘛,这很正常,也在所难免,一些作家却沉不住气了,陷入一场骂战,只能是自取其辱,不可能加分的。过去我们常说,要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经风雨,见世面,网上的大风大浪也是很锻炼人的。

 

拿主席来说事,估计是主办方的噱头之一。其实,主席不主席的,并不重要,从来没有人以为,主席的小说一定比副主席的小说写得好,副主席的小说一定比普通作家的小说写得好。反过来也一样,没有这样的道理。有些人小说写得好,并非因为他是主席;有些人不是主席(或副主席),他的小说照样写不好。我就认为刘庆邦的小说写得好,董立勃的小说也写得好,晓剑、哲夫的有些作品也不错。我看过他们的小说,所以我敢说这个话。其他人的作品没看过,故不敢乱说。这当然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有人也许会认为他们的小说写得也不怎么样。这没有关系,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讨论,不愿意讨论的,也可以各持己见。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在这个审美多元的时代,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现在很多人不讲辩证法,只讲绝对化,似乎所有事情都是分割得清清楚楚的,一是一,二是二。世间事物哪有这么简单?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有人说,作家(或者加上主席)写作一定不如网络写手。哪有这回事呢?有些网络写手或者比有些作家写得好,而更多的网络写手或者连文字还没有过关呢,这不是事实吗?还有人说,年轻人写作一定超过中老年人,中老年人写的都是垃圾,不能要。这种话其实不值一驳。现在流行以年龄划线,什么80后、70后、60后、50后之类,认为越年轻,越进步,年纪越大,越保守。或者是这样的吧。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我也是相信进化论的。但我们从实际生活中得到的经验却告诉我们,这种绝对的划分常常是有问题的。以前流行过按阶级划分,只要贴上某一阶级的标签,你就是某一类人;有时也流行过按民族划分,将民族一律本质化了,以为某一民族一定具有某种特征;或者流行按地域划分,大的有东西方的分别,小的有省际的分别,以为某一地域的人,一定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和缺点。这些经过证明都被认为是很荒谬的。那么,按照年龄划线是不是就有合理性呢?我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年轻人里,很多是进步的,积极的,乐观向上的,敢作敢为的,文章写得很漂亮的,但也有非常保守,非常世俗,非常功利的,这些年轻人甚至不能担当“青春”这样美丽的称呼;而有些中老年人却并不保守,在他们身上,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青春”的朝气蓬勃。

 

应该承认,网络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公正的,它并不特别照顾年轻人,也不因为中老年人年纪大了就歧视他们。网络和作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亲善友好的。有些作家和网络关系紧张,怕是对网络有些误解。也有些作家,抱负很大,以为可以提升和拯救网络文学的,其实是有些不自量力。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由、平等,每个写作的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更没有什么人是可以充当救世主的。作家也一样,不管你名气大也好,名气小也好;也不管你有没有职务,或职务是高是低,在网上你都是一个普通人,放下你的身段吧,忘记你的身份吧,高兴你的高兴,气愤你的气愤,伤心你的伤心,快乐你的快乐,体验一把自由自在,不受约束或少受约束的网上生活,你也许就会发现,需要拯救的是你自己,而不是网络。网络文学自有它的问题,但解决这些问题却不是外来的“空降部队”所能奏效的,而要靠网络自身的成长。真正关心网络的人,千万别拿自己当外人,而应该积极投身于网络的自身成长中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说大赛(或巡展)蜕化为一个娱乐事件,是很令人伤心的。但我相信,今后到网络来的作家只会更多,不会更少。今天是30人,明天也许会有300人、3000人,这个浩浩荡荡的潮流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