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灵苗各自探
(2008-08-31 23:39:15)
标签:
文化 |
各有灵苗各自探
解玺璋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方法可循。诗有诗法,画有画法,治学读书自然也不例外。刚刚开始自学生涯的青年,如果能略知一二,肯定会有好处的。
然而,对前人留下的所谓经验之谈,也不必过于迷信。郑板桥工于兰竹,曾师法于徐渭、石涛,但他是“学一半,撇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这种主张无非是要说明,师法于前人,不等于亦步亦趋地踩着前人的脚印走,也不等于用前人的经验束缚自己的手脚。对青年来说,不加选择地照搬前人经验,只会压抑和扼杀自己的创造力,是不足取的。尽人皆知的那位“学行于邯郸”的寿陵子,不就演出了一幕“失其故行”,“直匍匐而归”的悲剧吗?
“邯郸学步”是愚蠢的,而“不泥古法,不执己见”却又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我的一个有志于古典文学研究的朋友,就曾摹仿闻一多的方法而读古诗。他打算由清而明,由宋而唐地溯源而上,去探寻中国古典诗歌的奥秘。经过实践,他才发现自己在做一件事倍功半的蠢事。尽管他很努力,收获却微乎其微。这种方法在 闻先生本人是成功的,但应用到我朋友身上却未必合适。因为他们的素养和环境毕竟太不一样了。闻先生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有雄厚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基础,在此之前就已经读过大量的诗的专集和选集,而且时间也有保证。我的朋友就不同了,基础且不论,即使诗歌,充其量不过“评法批儒”时读过一些,怎能与闻先生相匹呢?何况他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于是,他毅然放弃了自己昔日的打算,集中精力攻一个目标,数年之后,果然写出了较有分量的学术论文。
事实证明,我朋友后来的这种选择是明智的,治学方法的变化给他带来了初步的成功。实际上,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都带着个人的和历史的痕迹。即使名家成功的经验,也并非就是包你成材的金科玉律。方法来源于实践,它总是因人而易,因时而易的。往往在别人很灵验的东西,到你那里也许就不灵或不完全灵,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所以,学习前人不可太实,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加以分析和选择。我并不反对“拿来主义”,但不加分析,全盘照搬,却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郑板桥诗曰:“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青年人应该有这种独立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只要立足于脚下的泥土,灵苗还愁长不成参天大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