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运会开幕式折射张艺谋狭隘文化观

(2008-08-11 17:40:34)
标签:

文化

奥运会开幕式折射张艺谋狭隘文化观

解玺璋

 

花了四个多小时观看奥运开幕式,既没有意外,也没有惊奇。真像很多朋友所预测的那样,我们看到的,依然还是张艺谋在电影中,或“某某印象”中玩过的老把戏。人真的是很顽固的,名人尤其如此,一旦形成自己的思维定势,则改也难!

 

整个开幕式场面宏大,声光电化,一应俱全,气氛造得很足。两千多人的巨缶阵,孔门三千弟子的朗诵秀,以及两千多人的太极拳表演,都是采取的人海战术,一看就是张艺谋特色,我们在《英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也早就领教过了。然而,动用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效果不及一个女孩用童声唱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她的歌声在整个开幕式中是最动人的,那些貌似兵马俑的击缶人以及头上插了三根羽毛的孔门弟子其实显得很可笑,看上去有一种十分滑稽的感觉。

 

整个开幕式用了很多所谓的中国元素和文化符号,比如汉字、水墨、文房四宝,比如古琴、京剧、提线木偶,比如太极、八卦、飞天舞蹈等等。不错,这些都是特征很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符号,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但事实上,这些表面的、符号化的东西,并不能全面地、真实地反映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充其量只是当代文人眼中的中国文化,或是当代西方人,特别是某些西方汉学家眼中的中国文化,带有很强烈的文化消费和文化猎奇的意味。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化的过程,实际上正是当代中国一部分文化人与西方汉学界共谋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这种文化是根据某种权力的需要被人为制造出来的,它和今天每一个中国人的现实生活毫不相关。如果说它还有意义的话,也仅仅是在一部分人中满足了非理性的情绪需要。张艺谋一再强调,奥运会开幕式不仅要给13亿人看的,更要给50亿人看。言外之意就是说,这是给世界人民看的,要考虑到世界人民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但人家想看什么和你想给人家看什么,还是很不一样的。尽管各国都有很好的反应和报道,却也不排除你所表现的恰恰暗合了别人对你的想像而已。

 

固然,我们现在面临着重建传统的艰巨任务。但这个任务不是靠制造文化奇观就能实现的。三千孔门弟子高举着“苇编”的简书,齐声朗读孔子语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据说先前还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中央领导审查节目时认为不妥,要求拿掉了。这样一些简单的道理、格言,再配上一身奇怪的装束,几千人吼来吼去,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只能留下一个话柄让人耻笑。还有京剧的展示,观众只看到几个木偶。中国延续了千余年,甚至数千年的戏剧文化,竟被几个毫无生气的木偶所取代了,张艺谋真是太有才了!但是,在这里他忽略了一点,当他眼睛里只有“文化”的时候,人则退居幕后去了。人的缺位,是张艺谋文化观中的根本缺失。由于缺少了人这个文化中最核心的要素,他所展示的文化则只能静观,而不能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沃土。难怪有人说,张艺谋把传统文化当成一件外衣脱了下来,又披在那些“木偶”身上。

 

传统与现代是一对矛盾,但也要看到,现代总是从传统中生长出来的。具体到当代中国,其特殊性在于,它不是一个传统,而是有两个传统。一个是五千年中华文化传统,再一个是百余年来西风东渐之后形成的新传统。对新中国来说,五千年文化传统固然重要,而百余年的新传统更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相互纠缠,形成了中国历史百余年来的基本面貌。遗憾的是,作为百年奥运的一次展示,除了一首《歌唱祖国》,我们看到的几乎就是一片空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张艺谋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是有问题的,他的文化观也是比较狭隘的。他偏重于表现中国文化中阴柔的一面,而忽略了其他的一些方面,特别是阳性文化的一面。如果中国文化真像他所表现的这样,又如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呢!希望奥运会之后,张艺谋能在百忙之中挤出一点时间来闭门三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