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解玺璋
解玺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98
  • 关注人气:6,1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荐一篇好文章

(2006-07-07 23:08:25)
 推荐一篇好文章  
 解玺璋
 
    前两天在陶东风教授的文章后面,看到一篇评论,作者以非常犀利的笔锋,分析50后的问题,让我很受震撼。我觉得,50后是应该很好地反思一下自己了。多年前我看到阿城在一篇文章里谈过50后的知识局限,那还是一种温文尔雅的谈法,估计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那时也还没用50后这个概念。除此之外我很少看到有人写这样的文章,这些年来,从知青文学到伤痕文学,更到现在的回忆八十年代,除了诉苦抱怨,就是青春无悔,或者就是向往当年,激情豪迈,反思我们的问题,始终没有人做。我这么说并不是把我排除在外,我也没有认真想过这些问题。现在,这些问题却由一个很年轻(我猜测的)的朋友提出来了,我真的感到汗颜。今年是“WG”40周年,虽然我那时只有小学5年级,还是个孩子,但影响却是深远的,长久的。我也曾想过写一些当年的情形,但如何写,我就没把握。而宁鸣的文章给了我诸多启发。我现在自做主张把他的文章发表在这里,也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读他的文章,并提出更多的高见。这里先向宁鸣致以歉意。
 
     炮打“50后”
 
                                     -----宁鸣杂议
 
      长久以来,中国的许多媒体对所谓“80后”问题极为热衷。关于“80后”的话题汗牛充栋,所持议论多为贬斥和指责;内容涵盖我们的一切,从喜好到习惯,有时连我们独生子女的背景这种涉嫌人格歧视的提法也被挂在嘴边。我一直希望能够看到多一些的为我们辩解的文章,很遗憾,我只看过半篇新闻提及这样的内容。同韩寒一样,我讨厌这种以年代划分人的做法。但是既然这样分了,那就该分的公平。“80后”总是被单列出来,“90后”和“70”后也偶尔出现,可我从来没见过“50后”和“60后”的提法,凭什么?!出于这样的原因,我决定把“50后”单列出来评价一番,说说作为晚辈对自己长辈的“忤逆”看法。说我不礼貌我认,但这不妨碍我的观点。
 
   我认为,“50后”作为当今中国当家的一代,作为构成绝大多数行业中坚的一代,平均素质最低,不仅低于“60后”、“70后”、“80后”等后辈,同时也远低于“40后”。也就是说,在中国现代史上,“50后”是“塌陷”的一代人。
 
   我这样讲,是鉴于这一代人的童年的生活环境。只考虑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必然的,大家都是中国人,大家的基因基本一样,因此我不相信天分在一代人中间会发生突变。而童年的生活被广泛认为是塑造人格的主要力量。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今在世的主要几代人里,“50后”童年的生活环境是最恶劣的;他们的成长环境最糟糕;他们受到了最混乱的教育。想想吧:当后辈们在校园里苦读准备建设祖国时,“50后”们却带着红袖标在大街上闹事在公众场合里围攻自己的老师,在考场上交白卷,与自己的父母划清界限,打到几乎一切科学和它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脑子里被塞入各种奇谈怪论,虽然时代变了,我不相信童年或少年最深刻的记忆就会这样泯灭。虽然他们的一部分在80年代重新接受了高等教育,可惜大部分本该接受良好教育的人都丧失了自己应有的机会。就这样,“50后”不幸成为当今社会成年人中受教育水平最低的一代(“40后”们幸运些,他们中的一大半在动乱前完成了自己的基础甚至高等教育,而教育他们的机构与“50后”大致是相同的)。
 
   就这样,在所有成人当中,“文化断层”现象在“50后”身上最显著:传统文化被他们唾弃,现代文化被他们抵制,他们究竟学到了什么呢?这表现在“50后”这一代人学术水平的低下。“50后”之前,华人有诺贝尔奖;“50后”之后,肯定还会有;可是唯有“50后”恐怕不会有。另外,如果有人愿意统计一下的话,我相信各大学里“50后”的学术水平是最低的。
 
   当年混乱的生活环境还严重扭曲了“50后”的道德理念。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先是过于崇高的道德理念被极力宣传,紧接着无休无止的运动鼓励人们去行恶,去害人,“崇高”的道德变成了少数手里的棍子,而事实上没任何人敢于做好人好事。一代人都变成了彻底的犬儒主义者。他们心中怀着对过度崇高道德的美好期待,却不相信其他任何人会具备这样的道德;于是以此为由,他们常常去做一些违反基本公德的事。最糟糕的是他们还常常语重心长地将这种生活经验教给下一代,我认为这才是某些年轻人不讲公德的根源。
 
   “50后”不是不知道自己成长环境的差劲,所以他们才常常会对后辈说“我们那个时候哪儿有你们现在的条件?……”之类的话,这暗示着他们认同自己的教育程度较低的事实。他们的这种不自信又导致了他们过度关心自己后代的学习;他们认为自己的教育程度较低的同时,为了召回自信平衡心态,他们认定自己的生活经验是绝对丰富值得信任的,因此子女的生活必须受他们的绝对操纵。这种心态的结果,表现在要求孩子为学习而放弃一切的程度这一现象上。他们热衷于给自己的孩子规划好一个“完美的将来”,而实现这个计划的第一步也就是最重要一步就是要求孩子努力学习,提高考试能力,为了这个目的,一切其它活动全部让路。遗憾的是,社会的发展不会停留在他们的经验当中的。孩子们,主要是我们“80后”,在走入大学校园后,“50后”家长的低素质再也不能给我们充分的指导。这也是当前“大学生问题”的原因。
 
   “50后”在怪异的年代里养成了怪异的文艺观。在他们生活的年代里,人民大众整天只能被少数几部革命剧忽悠,而高层人士用纳税人的钱去豢养少量的“高雅艺术”。这样时局产生的“人民艺术家”们要么不懂得什么叫“人民”,要么不懂得什么叫“艺术”。这样的艺术环境还导致“50后”的欣赏水品和创作水平普遍糟糕;而极少数的有水平的“人民艺术家”根本不打算让自己的艺术娱乐大众,他们觉得那是低俗的,只有站在舞台上被领导人欣赏那才叫高雅,那才叫艺术。结果当前的文艺界形成了这样的局面:首先“50后”中为了吃饭而愿意娱乐人民的“艺术家”们搞得尽是些真正低俗甚至恶俗混蛋的东西,别人批评他们他们就说别人不懂艺术;年轻些的优秀艺术家们的事实上强于“50后”水平的作品买火了,抢了“50后艺术家”的饭碗,这个时候,此前都在玩清高的“人民艺术家”发话了,说年轻人的艺术不叫艺术,要么是“商品”,只能进入“市场”,要么就是“票友”水平,进不了“文坛”,再不然的话就是“庸俗”,总之不是艺术!他们压根不把年轻艺术家或者文学家当同行,直挺挺地等着自己的“艺术”作古。
 
   “50后”的糟糕经历使他们缺乏尊重别人的概念,而他们最不尊重的就是自己的后代。他们以一种极端怀疑甚至恐惧的眼光看着自己的后代——这一代人和他们简直太不同了,他们居然从小就没挨过饿,他们中许多人竟然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玩游戏机,他们总爱听流行音乐而不看革命经典,他们对各种各样的人搞偶像崇拜…………总之,我的天!80后还是正常人吗?!他们担得起我们交给他们的担子吗?长辈们啊,告诉你们,历史会证明,我们比你们强!
 
     
                              来自宁鸣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4023359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