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尹氏八卦按摩功夫何以能防病治病
内功推拿按摩功夫流传于我国北方,是习武者在内功修习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广泛地存在于佛家、道家以及民间武术的各个流派中,而以修习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少林拳的人最为内行。在修习中,习武者难免不受伤,无论自治还是为别人疗伤,都需要一套简便易行的功夫。于是,各种捏拿按摩功夫就在习武者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尹氏八卦按摩功夫就是这样一种功夫医学。在八卦掌中,原本就有捏拿按摩的内容,这是构成八卦掌功夫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尹公精于此道,又吸收了历史上流传很广的六十四把捏拿法,形成了以推拿、点穴、布气按摩为特点,配合象形练功,对证施法的尹氏八卦按摩功夫。
内功推拿按摩何以能够防病治病?其道理一般人是很难理解的,这里只能简单地讲一点皮毛。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推拿按摩所以能够防病治病,是利用了中医特有的经络学说。按照中医理论,经络构成了人体的核心部分,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可以营阴阳,养筋骨,利关节,使机体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五脏六腑、周身四肢百骸、头面五官七窍、前后阴二窍(周身九窍)、皮肉毛发等,各司其职,而使其保持协调统一的,非经络莫属。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阴阳气血,而气血的运化则离不开经络。经络既如此重要,举凡针灸、推拿、按摩、点穴、拍打、酒火、艾灸等,几乎都是通过经络发挥作用,使机体中功能失调的器官恢复平衡。《内经》从字面解释,即“内径”——人体内通往五脏六腑的经络气血,抵达四肢百骸的道路途径。
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十二别经、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筋以及孙络、浮络等子系统。《灵枢·经脉》指出:“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系,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使气血畅通无阻,这是人的生命活动所以生生不息的根源。人体有病,也只能根源于经络。故有“五脏之有疾也,应出十二原”的说法。或者说:“初病在经,久病在络。”经络变化的结果,便产生了是动病和所生病。前者为气之病,属于功能性疾病(阳病),后者为血之病,属于器质性疾病(阴病)。
传统中医的各种疗法,所依据的都是经络理论,在不同的部位或穴位,使用不同的刺激方法,造成不同程度的反射,从而达到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仅就推拿按摩而言,其作用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全身作用,二是局部作用。前者主要作用于人的整体机能,调整体质状态,和调五脏,平衡阴阳,进而达到体健病愈的目的;后者作用于局部,主要是解除人体局部(尤其是外部)的病理状态,恢复其常态。从效果来看,前者见效比较慢,而后者见效相对比较快一些。
那么,为什么一定的力量作用于人的身体的不同部位或穴位,就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呢?在传统医学看来,这种治疗方式有这样一些作用:
1、平调气机,谐和脏腑
经络既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它的运行状态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般说来,人体气机的运行有八种状态:即升、降、出、入、开、阖、聚、散。这八种状态又是一阴一阳、两两相对、相反相成地构成四组,每一组都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一旦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人的身体就会出现病症。如果四种平衡关系全部被打破,则其病必重,病位也相对比较广泛,治疗难度增加,恢复起来也比较慢;相反,如果只有一两种平衡关系出了问题,则其病较轻,病位不多,治疗起来比较容易,恢复也比较快;如果四种平衡关系均未受到干扰,只是局部偶然出了点问题,则只要局部处理就可以了,甚至不用处理也会自愈的。
气机运行虽有八种,但其实质则主要体现为脏腑间的气机运化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所谓气机运行也就是五脏六腑的气机运行。因此,调整气机运化的平衡,必然会使五脏六腑的功能协调一致。五脏安和,气血和顺,人也就没有了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症,也就实现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
2、行气活血,散滞化瘀
在所选人体部位上施以一定的手法,除了可以激发经气的运行外,还能因气行而带动血行,不仅使郁滞的气散开,也使瘀滞的血得以消除。因气滞血瘀造成的肿、胀、痛等病变,也就随着施术而逐渐恢复正常了。
这就是推拿按摩功夫的作用和机理。如果身体本身并不存在病变,经过一定手法的施术,同样可以使气血运行加快,从而改变身体内部的状态,使身体受到气的温煦,血的濡养。按摩手法具有强筋壮骨的作用,道理就在这里。
尹氏八卦按摩功夫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发挥了尹公所学八卦掌六十四把捏拿手法的优势。所谓六十四把捏拿手法,包括这样一些内容:(1)头面部位八法;(2)左右两肩部位八法;(3)督脉、带脉、冲脉部位八法;(4)任脉、带脉、冲脉部位八法;(5)上肢部位八法;(6)两手腕部位八法;(7)下肢部位八法;(8)两足部位八法。捏拿八大部位,每个部位八法,共为六十四法。具体到治疗时,还有关于用力的八法,即轻力法、重力法、微力法、耐力法、慢力法、快力法、硬力法、柔力法。而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捏、拿二法。捏法是手指对合用气、力、劲;拿法是用手大拇指和食指、中指及其他手指指腹的螺纹面施气、力、劲,在选定的部位或穴位上一紧一松、一松一紧地做提起捏住动作。在这里,气、力、劲转化为各种能量,传至体内,促进体内器官的新陈代谢,从而产生消肿止痛、镇静安神、活血化瘀、调整人体生理机能和增强肌体免疫力的作用。
如果说,一般的推拿按摩只是一种外力的话,那么,尹氏八卦按摩更多地是一种内外力合一的功夫。按照要求,施术者必须根据部位布气发功,施以治疗。他要用气、力、劲治疗疾病,而且要气在先,力在后,用劲要均匀有节律,先调和阴阳二气,平和阴阳,通达腠里,以达到补虚、泻实、散寒、降火、生精、养神的作用。这种功夫所以能在临床应用中发挥很好的作用,除了施术者外功所产生的作用外,更多的还要依赖于施术者的内功发挥作用。从表面看,这种内功在使用中和外功没有太多的区别,其实,内功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作用比外功更加直接。也就是说,内功可以直接引导经气的运行,进而影响气机的运行状态和气血的运行状态。说得通俗一点,施术者以自己的内气直接拨动患者的内气,进而使身体趋于正常。另外,内功的功力还可以直接到达患者的深层组织和脏腑,进而发挥它的作用。这也是外功的功力永远无法达到的。
四、八卦掌内功是如何修炼成的
尹氏八卦按摩功夫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就在于它是以施术者的内功修炼为基础的。只有掌握了内功,按摩师才能在为患者治病时自如地布放出气、力、劲,并使患者有感、有觉、有知,才能获得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如果按摩师没有内功,放不出气、力、劲,只能借助某种器具或以手按摩,疗效就会大为失色。八卦掌既是一种内家拳术,内功修习就是它的必修课。而八卦掌内功的修炼,则讲究藏精、蓄气、养神。藏精者,全身内外脏腑之气旺盛;蓄气者,丹田元气满足;养神者,生命之根本无损。练习此功法,还要分清阴阳、内外、开阖、升降、出入。练外功,强筋壮骨,皮肉发达;练内功,益气养神,内强脏腑,延年益寿。八卦掌的这种功夫,施于自身,可以强身健体;施于病人,则能防治疾病。它具有的温经散寒、消瘀化滞、通经活络、升清降浊、开闭解表、清热散结等作用,其主要机理,则离不开平调气机、行气活血这两个基本因素。
按照尹氏八卦按摩功夫内功修习的要求,修习者可以通过以下八种方法获得必要的内功。
1、蓄气功夫
开式取用无极式站立:全身放松,双足分开站立,与肩同宽,十趾用力抓地,双膝微屈而前不过足尖。双手下垂,中指轻点自己同侧的风市穴。双目微合,舌抵上腭,入静片刻,自然呼吸。
然后,取用太极抱球式,双手掌平行相对,其宽与肩等,高与肩齐。站好后自己找自己的气感。气感有了,再以左手搭住右手阖按自己的下丹田,用鼻吸气,吸至大小两腹满足后闭气片刻。再用口呼出,同时发出“啊”声,呼至头脑有感觉时换气,再接着做第二次呼吸。如此三十六次为一节功夫。
吸气要入地府(即满足大小腹及下中丹田),呼气要升天宫(即满足上丹田头顶百会穴)。做完三十六节功夫后,抖动全身而收功。
2、开气门功夫
开式同上,用无极式,呼吸均匀。松静站立片刻后,两臂升起与肩相平,翻转手掌,掌心朝天,用力展开双臂,双手升天,指尖向天,掌心向正前方。气感有了,再以双掌由天前方归入下丹田并阖住,气顺气满后换式,此为一次。如此共做三十六次为一节功夫。
做完一节功夫后,抖动全身而收功。
3、阖气功夫
开式同上,用无极式,呼吸调匀。松静站立片刻后,双手呈太极抱球式站立。自感得气后,十指尖及指腹相对合住,掌心及劳宫穴空虚。自感得气后,双手指尖捏住,片刻后双掌合住,片刻后再以左手搭在右手背上,双手呈外八卦内九宫式,双手合在下丹田即小腹处,入静养气。自觉气到下丹田,气顺气满后换式,此为一次。如此共做三十六次为一节功夫。做完一节功夫后,抖动全身而收功。
4、升气功夫
开式同上,用无极式,呼吸调匀。松静站立。片刻后,双手由下丹田处捧起,小鱼际掌贴着小腹部,上升至胸部华盖穴处,然后两手尖端穿颈入项直达脑后翻掌,掌心向天,双手中指相对,对准头顶百会穴,呈双手托天式,升起托天片刻。自觉气到上丹田头顶时,气顺气满还原,再换式重复上述动作。此为一次,如此共做三十六次为一节功夫。做完一节功夫后,抖动全身而收功。
5、降气功夫
开式同上,用无极式,呼吸调匀。松静站立。片刻后,双手呈童子拜佛式,双掌相合,入静片刻后,双掌打开、升起,掌心向天直至与两肩相平,转动手背相对、升起,过头顶,再转动双臂、双掌向正前方,两手掌及十指尖向下捋降,并同时下蹲,使膝胯相平,双掌降至与膝相平,气顺气满还原,再换式重复上述动作。此为一次,如此共做三十六次为一节功夫。做完一节功夫后,抖动全身而收功。
6、散气功夫
开式同上,用无极式,呼吸调匀,松静站立。双手呈内九宫外八卦式,合住下丹田,人静片刻。然后,打开双掌,掌心向天升起,与肩相平,再升过头顶,两掌心合住片刻。自感得气后,两手掌推向正前方,同时四肢白骸、全身内外、胸腹等部门用力抖动,自感自觉气力劲达到末梢,然后复原为一次。共做三十六次为一次功夫。功完一节后,用双手抱住肩头,入静片刻后收功。
7、入气功夫
开式同上,用无极式,呼吸调匀,松静站立。片刻后双手相合呈童子拜佛式,入静片刻后,双手合掌入正前方,遂返回双手,双手背相合向自己的口部入去,经咽喉、过中丹田、走任脉而入下丹田,再下经耻骨而分入双股内侧,向下达双内踝下,然后反转手走外踝并向上捋,捋至环跳穴而转手回归下丹田,合住双掌(呈内九宫外八卦式)于下丹田,此为一次。共做三十六次为一节功夫,当功完一节后,用双手抱肩收功。
8、聚气功夫
开式同上,用无极式,呼吸调匀,松静站立。片刻后双手捧住下丹田,稍静片刻,然后双下肢呈骑马蹲裆式,同时双手握拳,拳心向上,由小腹上位拉至肋下章门穴处。然后再手甩开,五指张开,随即抓空拉回,聚至章门穴处,同时右手甩出,动作同左手。此为一次,三十六次为一节功夫,功完一节后,以双手抱肩收功。
这八种功夫是尹氏八卦掌修习者的基本功,也是修习尹氏八卦按摩术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