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播下和平的种子
——建议广泛开展青少年民宿活动
孙云晓
20世纪的历史是21世纪人的教科书。
20世纪固然是有史以来进步最迅速的百年,也是人类记忆中最血腥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夺去将近一亿人最可宝贵的生命,这种残暴野蛮的历史还能任其重演吗?
善良的人类当然说:“不!”
当那场让6000万人命丧黄泉的战争硝烟未尽的时候,许多远见卓识之士开始了“化剑为犁”的和平行动。其中一项创举,就是开展国际民宿(Home
Stay)活动,即让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青少年,到世界各国的人民家中去生活去体验去理解,从而达到“在人类的思想中筑起和平的屏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语)之神圣目的。始于1947年的AFS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项目。自1982年以来,中国已经加盟了AFS项目的交流,并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成为世界和平的推进力量之一。
当然,推进和平的目标绝非仅仅是避免战争,更要促进国际交流与发展,因为只有充分的交流和健康的发展,才会为和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众所周知,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并且是一个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然而,战争的恶魔非但没有死亡,依然在世界各地肆意游荡,不时发出狰狞的笑声。至于那些思想、文化、经济等领域的战争,更是短兵相接愈演愈烈。和平依旧在危险中。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著名的教育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并将“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视为基石。
该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特别指出:
“……人们有相互了解、和平交流以及和睦相处的需要,委员会进一步强调了它作为教育基础而提出并阐明了的四个支柱之一,即通过增进对他人及其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的了解,学会共同生活。在此基础上,还要树立这样一种新的精神:它基于对我们之间日益增加的相互依赖性的认识,借助于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的共同分析,促使人们去实现共同的计划,或以理智的、和平的方式对不可避免的冲突进行管理。”
或许可以说,德洛尔主席的话道出了民宿活动的宗旨,即学会发现他人,尊重多元文化。只有一代代青少年学会共同生活,人类的和平才有了最长久最根本的保障,这便是民宿活动的意义所在。
儿童长大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即从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其中,有两个特点值得特别关注,即群体性和实践性,这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两个基本途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之所以用一年多时间投入民宿研究,因为民宿活动最鲜明的特色恰好在于群体性和实践性,这是一条体验成长的成功之路。在我看来,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民宿的体验。
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诚如社会学家李强教授在论证本课题时所说:“一个人在孩童时期形成的伙伴关系,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让孩子到国外民宿,也就是帮助孩子形成一种好的伙伴关系,这样对他们的将来、对国家的将来,都是有好处的。”当然,民宿活动并非限定于国际交流,只要是能够体验不同文化,在本国甚至本地都可以进行。
与一般的课题报告显著不同,《体验成长——青少年民宿地球村报告》一书的特点在于:它是研究性的,也是文学化的;它是理论的探索,也是实用的指南;它适合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借鉴,也适合青少年及其父母学习。总之,它是中国第一本专门研究民宿活动的报告,其价值不言而喻。
民宿活动的研究与实践仅仅是个开始。《体验成长》一书就像一朵报春花,其真正的使命是引来百花盛开春满园,让每一个青少年都陶冶在民宿之花的浓郁芳香之中。
2001年5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