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云晓:“菜鸟”怎样教好“老鸟”

(2007-11-02 22:59:54)
标签:

孙云晓讲座

 

“菜鸟”怎样教好“老鸟”

——孙云晓讲座实录

http://www.wzrb.com.cn/   温州日报 2007年11月01日 09:48
 

  上周末,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应我市妇联之邀,来我市为4所中小学的家长作了4场家庭教育讲座。作为一位自1972年起就一直从事青少年教育与研究的专家,孙教授的讲座援引了大量生动的事例,引起在座家长们阵阵热烈的掌声和笑声。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好的亲子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潘虹/文 陈翔/摄

  “这是一个‘菜鸟’教育‘老鸟’的时代,所以今天的父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学习。”孙教授的开场白引起了众多家长的兴趣。

  他说,他做了35年的教育工作,却发现今天的孩子很难教育。“过去父母教育我们很容易,因为父母有神秘感,有权威。但现在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孩子们变得神秘了,他们的话父母听不懂,他们的爱好父母不明白。”一位中学生在孙云晓博客上说:现在的父母都是“菜鸟”。孙问:那你们呢?学生说:我们是“老鸟”。正因此,孙教授认为,教育孩子在今天的中国绝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更不是一个可以轻视的话题。他送给在场的父母们最重要的三句话: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被过分满足的孩子不快乐

  

  给孩子一块巧克力,问他:“好吃吗?”,他会说:“好吃。”再给他一块,问他,还会说“好吃”。于是,你给他一箱,给他两箱,好了,孩子再不说好吃了。孙教授用这个例子提醒温州的家长们,要特别注意不能充分满足自己的孩子,被充分满足的孩子并不快乐。

  现在,有很多父母拼命工作赚钱,尽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但结果呢?孩子懒散、任性还很不开心。父母就埋怨孩子:“我们拼命挣钱,都是为了你啊,你还这么不争气?!”孙教授说,其实,孩子的这种反应在心理学被称作“饱享剥夺”,父母的溺爱剥夺了他们追求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我们的孩子总有一天会倒霉

  呼和浩特有个孩子很调皮,一天看见一位老师走过,就在他背后甩钢笔水。结果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就责问他:你看,我身上三滴墨水,你干的好事!孩子说:我看见了,我就甩了一滴,其他两滴跟我无关。老师很生气,骂他:除了你,还有谁会这样,我看你就是个人渣!这个孩子回家后,就自杀了。他在遗书上写着:我要用生命证明是一滴墨水,不是三滴!

  孙教授说:我要忠告父母,我们的孩子总有一天会倒霉的!到了学校里,到了社会上,他们总会多多少少地受到委屈、冤枉和打击,所以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没有惩罚的教育是缺钙教育,是危险的教育,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父母不能光给孩子糖吃,还得给孩子吃点苦,酸甜苦辣都是营养。

  孩子的表情写满了成长密码

  晚上回家,看见孩子还没睡,作为家长,你会跟孩子说什么话?很多家长就三句:吃饭了吗?作业写完了吗?早点睡觉吧!

  孙教授建议家长们: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情,孩子的表情写满了成长密码。你以为孩子的每一天就是吃饭、睡觉、读书吗?都是一样的吗?其实孩子的每一天都充满未知:他和老师、同学的关系怎么样?学习上有困难吗?路上发生了什么事?……因此,孩子今天的心情可能是轻松的、沉重的、愉快的、恐惧的……也许你回家时,孩子会哭哭啼啼地说:某某同学打我了。于是愤怒的你说:啊!那你为什么不打他?!你是个男子汉啊,就这么窝囊啊?!……好了,当你还在长篇大论地“演讲”时,孩子不说了。孩子需要的是倾诉,家长要多问少说,让孩子把话说出来,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的前提是尊重孩子。会享受孩子成长的家长,就会创造出好的亲子关系,就会成为好家长。

  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习惯

  好孩子就是好习惯相伴的孩子,麻烦的孩子就是坏习惯缠身的孩子。

  一位母亲向孙教授诉苦:我的孩子为什么这么不听话?我都说了八百遍了他还不听。孙教授说:怪不得啊,你要知道,一句话重复三遍就等于对别人的折磨,何况你说八百遍?孩子需要的是具体有效的帮助而不是唠叨。

  有一个成功的例子:一个5年级的孩子,写作业老是坐不住,焦急的妈妈请了一位心理学硕士来指导。硕士让妈妈先观察。孩子写作业时,妈妈就悄悄地坐在暗处看着,发现一个小时里,孩子站起来7次,一会儿翻翻床上,一会儿拉拉冰箱……接下来妈妈开始引导。她跟孩子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只要认真学习,一定很有前途。但我刚才看了你写作业,一小时就站起来7次。这样吧,妈妈觉得你如果做一小时作业只站起来3次那就不错了。如果你不超过3次,以后晚上6点的动画片随你看。但如果你超过3次了,就不能看了。“母子协议讲定后,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孩子有3天做到了,大摇大摆地去看动画片;没做到的那两天,妈妈说什么也不给他看电视。就这样,一个月后,孩子做作业基本上不站起来了。

  “培养孩子的习惯要用加减法:对孩子好的方面不断鼓励、指导,让好习惯不断出现,就像缠缆绳一样,越缠越多,越缠越牢固;对坏习惯,要采用递减法,只要有减少就要奖励,最后会越来越少。”孙云晓说。

  该躺下得躺下该哼哼要哼哼

  孝心也是一种习惯——讲座的最后,孙教授特意提醒家长们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孝心,没有孝心的孩子也就没有爱心。

  他说,现在的父母比孩子还有孝心。很多妈妈会犯这样的错误:自己身体不好,还硬撑着去接孩子,买菜做饭。孩子问问,妈妈就装作没事似的:没事,你只管去做作业。这样一次次,孩子就会认为:妈妈是铁打的。妈妈生病了也没事的。他就会心安理得地接受妈妈所有的付出和忍耐。

  那么会教育的妈妈会怎么做呢?她该躺下就躺下,该哼哼就会哼哼,让孩子揉揉额头,倒杯开水,甚至做做饭什么的,再夸孩子几句。孩子就会越来越关心父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