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中国学生长得不如日本学生高

(2006-08-30 10:46:34)

1999年12月,一条关于中国人身高不如日本人的消息,在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据《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原为国家体委)颁发的《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报告》表明:中国40岁以上男子比日本同龄人身高平均值高1.2厘米,可是39岁以下的男子却比日本同龄人矮0.68厘米,而且女子各年龄段的身高差距也随着年龄的减小而不断减小。
多少年来,中国人一直嘲讽日本为“小日本”,可突然之间,似乎长不高的日本人悄悄长高了,而且超过了中国人,这怎能不让有特别经历的中国人震撼呢?于是,一时间,关于中国青少年总体身高为什么低于日本人的评论,成了媒体报道的焦点。
2000年2月18日,《中国青年报》以“我国孩子总体身高为什么低于日本”为大标题,报道了17日中央三部委邀请专家为青少年体质会诊的情况。
在卫生部、教育部(曾改为国家教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召开的研讨会上,医学、营养和心理专家纷纷发表意见。
专家们认为,经济的发展、负担的减轻和营养知识的普及是保证青少年茁壮成长的最重要因素。日本因经济腾飞早于中国,导致青少年生长长期趋势的出现比中国早20多年。
专家们指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水平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敏感指标。目前中国儿童、青少年中同时存在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两方面的问题。农村和贫困地区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除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外,还与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密切相关。如果父母有一定的文化和相应的营养知识,在有限的条件内农村孩子照样可以营养平衡健康成长。城市学生由于膳食营养摄入不平衡,不仅钙、铁等营养缺乏性疾病普遍存在,而且与肥胖、超重相关的疾病问题日益严重。我国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学生的睡眠、饮食,并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学习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导致大中学生的心理疾患增多。
关于中日青少年身高差异的有关数据,在2000年1月9日《北京青年报》转自《健康报》的报道中,北京医科大学(已并入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季成叶教授有详细介绍及分析。
季教授说,事实上,中国的孩子一代比一代长得高。例如,在1985年~1995年十年间,7~17岁城市男女学生身高平均增长2.93厘米和2.26厘米;乡村男女学生平均身高增长3.63厘米和3.10厘米,幅度比城市更大。这就是专家们常说的“生长长期趋势”。
日本人的生长长期趋势的出现比中国早20年。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1931年,日本18岁男女青年的平均身高分别只有 161.8厘米和151.2厘米。然而到1985年,两者已分别达到170.8厘米和157.8厘米,完全摘掉了“小日本”的帽子。其中在日本经济腾飞的1960年~1975年,青少年平均身高的增长达到平均每10年2.8厘米(男)和2.5厘米(女)的惊人水平。季教授认为,中日两国在生长长期趋势发生上的时间差,正是导致日本现代青少年的平均身高高于中国青少年的主要原因。
季教授介绍,从1995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的资料看,中国29个省会城市孩子在7~10岁年龄段,分别比日本男女生高1.7厘米和1.3厘米;11~14岁分别高0.9厘米和1.0厘米;15~18岁分别高0.7厘米和1.6厘米。也就是说,中国大城市的孩子们的平均身高是超过日本的。然而,中国省会城市人口不到全国城市人口的1/3,2/3人口生活在中小城市和农村。比较发现,中国农村和中小城市男女青少年的平均身高都明显低于日本青少年。
季教授的分析是客观的。但是,他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有可能被人们忽略。他说:“中国孩子要想在总体上赶超日本,必须改善营养、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
我敢说,任何一个国家的青少年体质水平提高,都是该国竭力奋斗的结果,而不可能自然而然生成。如果不能保证青少年的营养、锻炼和睡眠,即使经济再发达,也难以保证他们的体质健康。
实际上,中国青少年体质不及日本同龄人的危机早就出现了。
1994年3月,两位全国政协委员在八届二次会议上呼吁: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令人担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据1991年的调查材料表明,反映耐力素质的千米跑速度不及1985年的情况,“豆芽”体形无明显改善,近视眼发病率高达43%,三次青少年体质抽样调查结果,中国均低于日本同龄组。1993年,北京、辽宁、河南、广东、四川等地高考体检,体质没有障碍的考生仅有15%……
上述两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及的1991年调查,即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是由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和国家科委共同组织的。调查资料显示,与日本同期(199年)资料相比,我国7岁至17岁男女学生平均身高分别与日本学生相差2.54厘米、1.53厘米,体重分别相差5.66千克、4.66千克,胸围则分别相差416厘米、4.76厘米等。
也有的专家对这一组刺激人的数据不以为然,认为日本已经城市化,而中国农村人口居多,两国可比性差。这个分析自然应在考虑之内。可是,即使北京与东京两地学生相比,情况又怎样呢?
1986年4月至7月,中日两国科研人员在北京和东京两地,同时对从小学到大学的近万名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调查。结果依然表明:中国男学生的体重在7岁后,均比日本学生轻0.9~38千克;在多数年龄组中,日本学生与中国学生相比,具有肩宽、胸闷、腿粗、胳膊粗的特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