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半个月亮节日天圆薄酒可可西里 |
分类: 酸酸 |
今天是一个周末。昨晚一直在单位加班,下午四点才把最后一道工序做完,主任也急忙从办公室赶到合成机房,审看签字。
像坚守一场战役,六七个女子,每人在岗轮值,一周一个轮回。另外两个男人,一个负责后勤保障,一个把握主攻方向。
前方:可可西里;后方:沙沟106,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平日里习惯了悠闲的日子,不紧不慢地吃饭睡觉,朝十晚三地上班下班,有张有弛地白天黑夜。
赶制第一期节目时是中秋节。那天的白天一直半明半暗的,同事的女儿把晚上看月亮当成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她反反复复问妈妈:晚上一定要看月亮吗?她很不情愿的语气,能听出她的不满和不好奇:那么晚去看那么远的月亮,月亮就像一个白白的饼,有什么好看啊!
关于月亮,和中秋节,我儿时记忆很愚昧,以为一年当中只有中秋节这一天,月亮才圆。这个记忆根深蒂固,一直持续到青春期。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才开始重新定义这个和月亮有关的节日:月有阴晴圆亏,光阴如水流转,这个节日应该最多情也最容易伤感的,因为这是一个和思念和牵挂紧密相连的日子。
在所有的节日里,有的节日属于荣誉,有的节日为了纪念,有的节日承载责任,节日的属性基本上都是快乐的幸福的祥和的。
或许因为白天充满阳刚,动作单一而重复,无非就是拼命地锄禾,为了生计。到了晚上,才有了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越是阴柔的,越容易被种种情绪所驾驭,情满则溢,于是,以明月的名义,有了中秋节。
理想的这个日子,应该是远离喧嚣,清淡一点最好,一壶薄酒,二人相守。但是,日子过得越来越拥挤,为了在十二点之前,送掉腻歪的月饼,四环都堵车,赏月也演变成从四面八方去卢沟桥赶一个集。和月亮有关的情趣荡然无存,难怪孩子都不耐烦。
无奈的是,我和他看不到一个月亮,时差正好十二小时,我的月亮是他的太阳。庆幸的是,有任务在身,赶工,赶工正好可以忘却别离。
再一次熬夜,是我的生日,也是母亲的受难日。一大早给老妈打电话,谢谢她痛并快乐地给我生命。相比伟大的母亲,我和身边几个超龄单身女子都显得那么自私,只顾及自己的感受,没有勇气不敢承担责任,但愿以后的养老院和托儿所一样多。
半夜两点接传来自可可西里的信号,晓夏的声音认真而疲惫。他说他们的快乐很简单,就是不搭帐篷在床上睡一个安稳觉。想起陆川说的另一句话,看到可可西里的星星,你会觉得离天堂很近。在那样一个空旷而神秘的地方,快乐被过滤得很干净很透明。
那儿一定是一个能给灵魂洗澡的地方。
身在喧嚣中,一身疲惫,落满尘埃,是应该经常给灵魂洗个澡。偶尔看到一段感动的文字或者听一首熟悉的旋律,再有,接到一个久远的问候,都会让心温暖起来,仿佛沐浴在一团宁静的蒸汽中,心灵的皱褶缓缓舒展,渐渐丰盈。
自从青春期知道月亮不只在中秋这天圆满,后来就经常回复朋友的祝福:“年年有中秋,月月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