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南京艺术学院的手足对决想到的

(2007-10-03 22:27:16)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做做小评论
所有频道似乎都热衷于选秀,可以鄙视、可以不屑,却不能否认,迄今为止,这种中国传媒俯下身来的平民姿态多么令人向往——至少,赢了你可以成为众所周知的明星,输了也可以成为小圈子里的名人。
然而,今晚看《齐鲁之星》,却有说不出来的滋味。
若干男女生站在舞台上,评委三人,客观说来并不是哗众取宠的那种评委,他们的评价比较公正,批评的语气也较为中肯,措辞相对厚道。就是这样的环境,20岁左右的一群男女生有人甚至没有做完自我介绍就被请下舞台,淘汰出局。
其中不乏我的师弟师妹,不知道是哪个院系,不过看起来倒不像戏剧系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因为嗓音、气质都有差异。看着他们镇定地离开舞台,我佩服现在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赞赏他们拿得起放得下,敢于挑战自我的勇气,然而,也很失望。
山东艺术学院,终归是我的母校。1999年4月,戏剧系播音主持专业的考场上我也曾是考生之一。虽然最后去学了理论类专业,然而却认识了很多播音主持专业的朋友。2003年非典落幕,他们进入各级电视台担纲主持,虽然稚嫩,却在嗓音、举止等各方面俨然已有专业的架势。
虽然我看山东台的节目并不多,内心里也更肯定中央级的专业院校教育,但,我的同窗们,终究还是令我骄傲的。
只是今天,这种骄傲被打击得七零八落。
因为,到第二轮时,台上剩下的4个人,已经基本都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学生。年龄在20岁-21岁不等,应该是大二或者大三的学生。听声音也不是很专业,当然更有这样那样的纰漏,但相对我那位小师弟一边说话一边抖腿的风格来说,已经好太多了。
居然,到这时,就变成南京艺术学院学生的校内对决。
或者,已经不像是齐鲁频道的主持人大赛,反倒像是南京艺术学院的校内主持人大赛了。
一场可能在心理上来讲更加残酷的对决,然而,却又是一种多么幸福的对决啊!
因为,这样的教学,已经成功了。
 
我曾经在博里简要提过,在我们上大一的时候,即便是我们这样理论类的学生,文化礼仪课也是必修,从站立坐走开始学,甚至包括服装配色、饰品选择。这种严苛甚至延伸到课堂之外——设若你在大街上行为举止太过随意时恰遇礼仪老师,那么恭喜你,你这门课铁定是不及格了。
也是在这样的时光里,女孩子们开始昂首挺胸地走路,渐渐开始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每个女孩子都可以成为公主。
虽然也知道,这样在很多人眼里是种矫情,可是,还是下意识地在公共场合站丁字步、不乱吃东西、不随意蹲马路牙子、握手微笑看人眼睛、说话寒暄掌握分寸……我常说我要感谢艺术学院,或许除了它给我偌大舞台外,还有这些潜移默化的细节。
我向来不觉得自己是个优雅的人,因为在家里也据案大嚼,哈哈大笑。然而,出得家门,许多矫情,或许是对别人的尊重。
 
我在《学会忽略学会忘记》里记载过教我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话的哥们,也在博客里提过给我纠正汉字读音的搭档,甚至还有时常忆起的旧日老师……常常想:那时候自己真的很幸福,在那样宽松的环境里,师生一堂,关心关爱又直言不讳。
7年后毕业,虽然逃离了学校那个环境,却必须承认:那里不仅给了我们知识,更养成了我们终生学习的习惯。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是,传了人生之道,授了专业之业,解了成长之惑。
在合适的年纪遇见合适的老师,理解了学习的意义,然后对得到的一切感恩。
所以我们是幸福的人。
然而这些幸福的感觉应该传承下去,应该无论过多少年,学生会觉得不虚此生,而不是在百度开一个“贴吧”就破口大骂。
如果能够摆脱那些对自己学校、专业、老师的偏激,学会用客观的视角看这个世界,或许幸福会离我们更近一点。
到那时,就是学生的福气、老师的福气了。
也是到那时,或许我们山东艺术学院的孩子们就真的可以站在舞台上镇定自若地讲话,流畅而真诚,智慧而得体。
如果到那时,我是说一个舞台上只剩我的师弟师妹们进行巅峰对决、手足相争的时候,我们这些毕业生看在心里,会是多么满足……
 
当然,说这些,不是说台上的师弟师妹们不好,而是明明还可以更加好。同时由此想起一些缠绕多时的想法,仅此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空洞的彷徨
后一篇:你行我也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