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么不记得?

(2006-09-06 23:21:51)
分类: 人间世
怎么不记得?
  有天,偶然收到了一封邮件,他说,“我偶然发现了”。发现什么,要告诉我吗?这个主题比较煽情,于是,我读。原来是一个安徽的读者,他在信中这样写到:
  陈保才:
  你好!
  我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2003年《安徽广播电视报》改版前的最后一期的“校园新星”,我曾在这份报纸上经常看到你的露面,后来,也可以说是看你在上面写稿子,我开始了往上面投稿,也陆续发了一些,也就在那最后的一期报纸上,我与你邂逅了,我叫胡永刚,原来是舒城师范学校的。我们学校也有你们学校毕业来教书的,也知道你这个才子。现在,我偶然听说你在上海《看电影》杂志社当编辑,很是欣喜。也很想与你聊聊。近况如何?很是挂念。
  等待你的回复!
  胡永刚
  我看到这一封信,不知道说什么好,只知道这人恍惚记得,大约是一个很帅的男生。至于他所说的“不知是否记得”我想说当然,怎么不记得?!关于那年冬天的事是这样的。
  我从学校里出来,极想做一名记者,于是就跑到合肥,在那待了几个星期,没人理会。于是就准备回去。可是,心不能死,于是就在那年将近的时候再次跑到合肥,于是又住在安徽大学的校园里。一天我的朋友上课去了。我于是就溜出来,看到北门的报摊口有买报的,就买了一份,他们说有安徽广播电视报,于是就跑过去,买了一份,看看,原来是最后一期(2003年)。他们那时候大约要改版,轰轰烈烈地,大有从此不再相遇的体会。我拿着那份报纸,意识里十分伤感,毕竟最后一期,从此不再有“缤纷校园”,不再有“情感人生”(当时的两个栏目),我也不再是个学生,谁将记得我,我又将去得哪里,也许此后竟是永决,亦未可知。
  就在那一期上,汪健和魏明都做了纪念版,魏明大约是终结版,里面少文章,主要是几个学生的简介和照片,我也在列。汪健则是怀旧版,归结了几个常见的作者,写了几篇,大概就有张小石和我在里面。我的那张照片,还是上一次到安徽广播电视报,他们说要改版,希望弄张照片,我于是就答应了(能不答应吗?),回去跑到照相馆,非常严肃地照了一张,此后到合肥亲自送到编辑那边。魏明领着我大了美术那边,扫描了一张,照片复又归还。之后就等登出来了。
  我清楚地记得,我那时多么羞涩啊。扭扭捏捏。放不开,拾不来,缺少干练。魏明老师的办公间打不开了,叫了我,亦没有弄开,只好又请了一位高大帅。我见了人,实在自卑得很耶!
  还是在那间办公室,我和魏明老师聊了起来。她是那么实在,对我说了很多,关于人生,文学,未来,她甚至劝我还是继续等待,也或者离开。已是最后的机遇,我拿了几篇复印的文章出来,魏明仔细的看起来,指着一篇文章对我说,“你看,这篇文章缺了点,写得有点油滑”。我说不是,本想写得风趣的。可能自己不适合这样的题材。她说,“但是,你给人的就是这样的感觉”。然后,我们又聊了一些。之后,汪健亦来,她们将我送下来,送出庐江路,到了我快到那个路口,才走开。我到了天桥,还舍不得离开。我想这就是一份情在里面,要不然,我在偌大的合肥实在认不出路来。
  之后,就永决。安徽广播电视报改版,我不再在上面发文章,加之境遇的乐观不起来,就没怎么再往来。
  一晃两年过去了,我经历了太多无奈,挣扎,痛苦的抉择,内心深处始终未曾忘怀,那曾经的老师,曾经给我的关怀,所以直到今天,我依然很热情的给她们投寄稿件,虽然她们并不大用,虽然,我也不在乎发不发的出来,但是我依然会很热情地维系着平凡的往来。毕竟,时光不再,那一段光阴伴我度过了生命中最为感伤困顿的一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