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同寻常的“功夫”--点评电影《功夫》(图)

(2006-09-06 23:24:45)
分类: 书碟
不同寻常的“功夫”--点评电影《功夫》(图)

金羊网-羊城晚报
 12/24/04 22:32:48

| 打印 | 转寄 | 关闭 |

  我觉得《功夫》里,周星驰不搞“无厘头”了,或者说很少“无厘头”了。因为,这里的阿星已经不是古代的小人,而是上世纪40年代的小混混。他必须切实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生存。所以我们看到,在《功夫》里周星驰怎么没钱,受有钱人欺负,抢了阿芳的冰淇淋;而阿芳就是他小时候搭救过的哑女。在那一瞬间,四目相对,少年纯朴的记忆蓦然涌上心头,所以他逃了。

  电影的主题选得比较好。上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被人拍了很多了,《功夫》做的就是赋予它很多新的东西,比如武术,侠义,市井,不仅仅是枪战,也不仅仅是黑帮老大们。《功夫》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武义———武术和义气在民间,市井寻常里往往潜藏着最酷毙的人。而黄圣依和周星驰的角色设定也比较好,关于过去,十多年前少年救人、保卫哑女的一幕相当感人。
不同寻常的“功夫”--点评电影《功夫》(图)
《功夫》在形式上有三大特点。第一是声效上,我觉得特别有张度,震撼力,无论是肥婆的吼功,还是打斗的撞击声都夸张得很,而这种夸张又不会让人失去耐心;第二是“功夫”本身,无论是弹古筝,还是蛤蟆功都相当的吓人,电影放映过程中不断有人惊叹。武打场面用了N多特技,特别是众多小喽罗一起从天空摔下,以及撞破墙头、打塌地面都让观众惊喜万分。

  《功夫》还有一大特点是慢镜头的运用,以前大家说《江湖》的慢镜头用得太滥,现在看《功夫》用得也蛮多。但你不会觉得多余,因为慢镜头能将人在打斗过程中的“悲惨”放得更清。(陈保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