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非散记:之三十二
扮演着双重角色的青年服务队
文/杨春生
肯尼亚和中国一样,也有“青年服务队”。肯尼亚青年服务队的队员,一般也是由肯尼亚青少年中的先进分子组成,队员的年龄大约在15岁到20岁之间。肯尼亚青年服务队的隶属关系和主要职能和我们国家不同,我们过家的青年服务队,一般隶属于各级共青团组织,而肯尼亚的青年服务队,直接隶属于中央政府或各省、市及地区的地方政府,肯尼亚的青年服务队,不属于任何政党,因为肯尼亚是一个多党制国家。
肯尼亚的青年服务队,是一个“准军事化“的青少年组织,承担着团结、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任。青年服务队的最高领导是“司令”官。以下依次按服务队所隶属的政府组织级别高、低和承担的职能,分设总队长,大队长和班、组长。为了便于称呼,我们平时也把肯尼亚的青年服务队称作“青年军”。
肯尼亚的青年服务队下设许多培训组织,肯尼亚的男孩子一般在服务队里学习驾驶、维修、农业种植、牛、羊伺养,放牧等,还学习其它实用技术和技能。肯尼亚的女孩子一般在服务队里学习缝纫、编织、饮食服务技能,鸡、鸭伺养和众多适合女性学习的内容。肯尼亚的青年服务队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有营区和各种培训基地。平时,肯尼亚青年服务队主要以各种实用技能培训为主,当国家建设或其它外国公司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补充各类人员时,就可以直接向不同地区的青年服务队申请支援。当然,这些青年服务队的队员在受聘以后,不是提供无偿服务的,青年服务队要向你收取一定的佣金。不过,他们收取佣金的比例,要比肯尼亚国内其它公司收取的佣金要便宜得多。当然,当肯尼亚国家需要补充军人或特别动员时,青年服务队自然就首当其冲的担当起了输送各类人员的重任。所以说,肯尼亚国家的“青年服务队”,是一支扮演着双重角色的由政府组建的青少年组织。在肯尼亚,提起“青年服务队”,大家都是会翘大拇指的。
2005年到2006年间,我们在肯尼亚的MAKINDU地区铺设120公里丛林道路时,因人手不够,就使用过肯尼亚的一支“青年服务队”。这支隶属于中央省的青年服务队的司令官是一个不到30岁的库尤族黑人青年,名字叫嗟纳夫。嗟德夫是个大个子,皮肤黝黑黝黑的,一头浓密的短卷发,身高超过五英尺三吋。嗟德夫毕业于“内罗毕”大学法学院,学的是哲学专业。嗟纳夫是青年服务队的最高行政长官,手下管理着1700名青年服务队员,他的待遇也非常高,有专门的汽车,有两个勤务兵,有自己的保镖。平时他象军人一样,喜欢穿一身深黄色而不是绿色迷彩,走起路来风风火火,挺威风的。
我们向嗟纳夫申请要了8个推土机手,5个压路机手,4个工程机械的维修技师,27个伐木工,还向他要了3个黑人女孩帮厨师长洗菜打杂。让我们没想到的是,我们申请的这么复杂的工种配备,嗟纳夫在短短的一天之内就把我们需要的人,一个不少的派上来了。这拨清一色20岁左右的黑人小伙儿,个个长得膀大腰圆,干起活来虎气生生,那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真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很值得我们中国孩子学习的。这也难怪,过来的这些黑人孩子,都是青年服务队的司令官亲自点的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怎么也代表着肯尼亚青服务队的脸面。再说了,中国公司到了肯尼亚就是名副其实的“外国公司”了,被“外资公司”聘用了,可能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在心里上也是一种满足,所以这些黑人孩子干起活来,一个比一个,也有点儿我们在国内常说的“人来疯”。
那天张瑟因为开工程协调会回营地晚了,一个人开着车在丛林里迷了路,被三只身形矫健的非洲猎豹追得差点吓掉了魂,就是被嗟德夫手下的青年服务队员们救下来的。说来也巧,那天散会后,张瑟因为要在内罗毕处理点事情,就和陪他上来的翻译和驾驶员分了手,自己驾车来到市区,办完事后,他看天色还早,想到第二天还要向工地的工作人员传达会议精神,就开着车,急着往回赶。张瑟的车离开内罗毕以后,是沿着内罗毕通往蒙巴萨的国道行驶的。据后来他自己回忆说,他出城后向东行驶约150公里,就岔下国道进入MKINDU地区的丛林地带了。一开始,他的车子还是沿着我们要修的路的路基走的,车子进入丛林后,因为有一段路基被推土机推地坑坑洼洼的不好行车,他就一打方向,拐进了丛林。他知道,MKINDU地区属肯尼亚的干旱地区,这里树瘦林稀,没有多少大型动物。可是用他的话说,活该今天该他背牌,车子进入丛林以后,他老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开了大约有十多公里,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迷路了,要知道,在非洲我们最怕的就是迷路,非洲的丛林都是一望无边的,加上野兽多,土匪多,不确定因素很多。迷路对迷路者来说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危险甚至于死亡。
张瑟一看自己迷路了,就根据以往的经验开着车在丛林中沿着一个方向直跑。当时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就是不能在丛林里绕圈子,因为一绕圈子,一是担误时间,一是时间长了会耗尽车子的汽油,特别是一旦耗尽了车子的汽油,一个人陷在丛林里就等于是个废人了。沿着一个方向跑,一是可以跑出直线距离,一是在车子行进的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居住在丛林深处的土著人。不管怎么说,遇到土著人就好了,遇到土著人,既可以解决吃饭问题,又可以打听出自己要去的方向。就是在这个念头的指挥下,张瑟开着车在丛林里拼命得跑。
就在张瑟跑到一条小河边的时候,不知从哪里蹿出来三只身形极为矫健的非洲猎豹。一般来说,与非洲的狮子比起来,猎豹是怕人的,可是那天不知是因为这片林子里的小兽太少还是什么原因,总之,这三只猎豹看见张瑟飞驰而来的车,不仅不躲闪,竞呈扇形分开,轮番向张瑟发起了进攻。着下可把张瑟吓傻了,在一股求生的欲望的支配下,张瑟眼一闭,加大油门,左躲右闪的在林子里狂奔起来,车后面的三只豹子也一蹦一窜的跟在后面和张色比起了耐力。
张瑟开着车,一溜烟狂奔了十多公里,眼看着天就要黑了,张瑟猛然发现前面不远处出现了一行人影,张瑟连踩几脚油门,车子就奔到了这群人的跟前,猎豹可能也发现了前面有人,只好张着大嘴不住喘气,立在离人群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
经过暂短的交谈张瑟才知道,前面的这群黑人是嗟德夫的手下,他们是护林子的青年服务队员。就这样,被三只非洲猎豹吓得魂飞魄散的张瑟,被这群年轻的服务队员带回了他们扎在附近的营地。为了给张瑟压惊,服务队员们又热情的拉着水车,专们从十多里以外的取水口为张瑟拉来了洗澡水。当天晚上,服务队员们又特意为张瑟杀了一只鸡,烤得香喷喷的给张瑟享用。从此以后,张瑟和嗟德夫及嗟德夫手下的许多青年服务队员,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07年10月2日
马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