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六步居闲话 |
我竹节虾一样缩着头出现在“猫空酒吧”的时候,小诗弟苏醒早已在门口守候多时了。进门。左转再左转,一个巨大的足足坐了十多个人的“沙吧”出现在我的面前,不需更多的含喧,我知道,中间的那个空座儿一定是留给我的。这位是著名诗人育邦,这位是杨波,他,南京著名的小说家赵刚,这位是南京大学的文学博士何同彬……
小诗弟苏醒如数家珍的一一像我介绍着。最后,他指着坐在沙发一角的一位面色清瘦,头戴草绿色长舌帽的汉子说:杨兄,来来来,这就是黄梵,是你一直要见的人。微笑,我和黄梵会意的微笑着点了点头。茶社温馨的空气里上下翻转的游走着几台比猫的眼睛还漂亮的数码像机,闪光灯一直在闪,南京的诗人们友好的和我合影,拍着照片,苏醒在喝啤酒,我要了一杯小叶苦丁。
和黄梵相识是我离开大陆十多年后回国,再次踏入文坛的一个很奇特的心结。早在九十年代初,我和叶延滨、流沙河、食指、车前子、洪烛、海子、郁葱等等诗人们谈诗论道时,就知道南京有一个学航天专业的青年诗人在诗坛已小成气候,只不过由于我固执的既不入流,也不入派,加上国外业务繁忙,这十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渐渐淡出了国内诗坛。2001年我回国长期工作后,在一批又一批文朋诗友的“开导”下,又心倾手痒的潜回诗坛,许是真的已经“老”了,许是真的落伍了,面对诗坛的“多极”之争和网络冲击,我真的是一头雾水一点也找不到感觉,在这种状况下,寻找黄梵心结自然再次升起。
不愧是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的著名教授,思维、思想、举止、言谈、语感、语境都十分得体,我在体会和揣摩着黄梵的谈话,透过一本刚出版的《南京评论》我明白了像车前子、长岛、阿长、傅浩、瘦叟、岩鹰、梁雪波、空空、莫非、代薇、王乙宴、小海、赵刚、韩蓄等等当下文坛十分活跃的诗人、小说家和艺术家都是《南京评论》的核心支持者。我还明白了《南京评论》是一个没有“主意”,从不标榜的文学追求者的共同家园,这里没有流派之争,是一个对诗人、作家们极具包容性的沙龙平台、理想国境。
2006年12月30日六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