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男同和同妻积极接种“宫颈癌疫苗”
(2017-08-29 09:58:47)
标签:
男同同妻肛门癌宫颈癌疫苗男男性行为者 |
1980年代初,性病(性传播疾病、性传播感染)在我国少见。有位患肛周巨大型尖锐湿疣的中年男子,到我工作的皮肤科(皮肤性病科)就医。科室老主任让全科医生看过那位病人。多年后,我才想到那个男子极可能是男同,也知道了他的尖锐湿疣可能会发展成肛门癌。
1990年前后写作《同性爱》期间,我看到多篇文献指出,男同中肛门癌高发,并介绍肛门癌、尖锐湿疣和人乳头瘤病毒(HPV)间的关系。我因此在书中写了有关内容。
1990年代,我国的《性病诊治手册》和美国的《性传播感染诊治指南》,都详细介绍了导致尖锐湿疣的HPV的分型,更有许多文献谈及HPV的HPV16、18型等具有高致癌性,而这几型HPV是男同肛门癌的元凶。
2010年代初,某一线城市有位同妻多次向我咨询。她刚刚离异,妇科检查发现宫颈黏膜有癌前期病变,深入检查确诊是HPV16、18型引起。她讲,她只和前夫一个男子有过性关系。不久,她不得不做了手术。
近日专门针对HPV16、18型研制的“宫颈癌疫苗”在我国上市。它可以预防HPV16、18型导致的尖锐湿疣,特别是宫颈癌。根据作用原理,这种疫苗应当同样可以用于预防男同等男男性行为者由于HPV16、18型引起的尖锐湿疣,以及这类病毒导致的肛门癌。是不是这样?是否应当向男男性行为者和同妻们都推荐这种疫苗?我说不透。
中山大学公卫学院邹华春教授的科研主要针对HPV。我和邹教授相识,去年还在我国艾滋病防治学术会议上见过。我就此请教了他。以下是邹华春教授复信:
应当向所有男同等男男性行为者推荐HPV疫苗。最近7年多时间里,我一直研究HPV在该群体中的自然史。2010-2014年,我在澳大利亚做了对200名16-20岁男男性行为者的HPV自然史研究,论文在《柳叶刀·传染病杂志》等杂志发表。当今的国际医界认为,HPV在各个年龄组男男性行为者中感染率普遍较高;而在异性恋男子,这种感染率随着年龄增加而显著减少。应该说,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所有男男性行为者均应接种HPV疫苗。
我参与的HPV疫苗注射策略数学模型发现,青年男同等男男性行为者接种HPV疫苗,成本效益很好。英国疫苗委员会(JCVI)也推荐在45岁以下的男男性行为者及所有感染HIV的男男性行为者中推广HPV疫苗。我曾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文章《应在青少年男男性行为人群中推广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见该杂志2014年第9期),呼吁让青少年男同等男男性行为者接种HPV疫苗。
我国的HIV阴性的男同等男男性行为者HPV感染率为66%左右。国际间的研究发现,男男性行为者肛门癌发病率为80/10万人年左右(即10万人中每年约有80人发生肛门癌),与女性子宫颈癌发病率相当;HIV阳性的男男性行为者HPV感染率在90%以上,肛门癌发病率为120/10万人年。
目前在我国上市的HPV疫苗是HPV16、18型的两价疫苗。这款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大多数肛门癌。估计未来几年,会有4价和9价疫苗上市。届时,更多的肛门癌及尖锐湿疣将会得以有效预防。目前我国已有几家疫苗公司在临床试验专门针对HPV6、11等引起的尖锐湿疣的疫苗。
我未来几年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是促成HPV疫苗在中国男同等男男性行为者中的使用,以有效预防尖锐湿疣的发生和复发并预防肛门癌。
希望越来越多的社区人士了解HPV和HPV疫苗。
邹教授的回答,反映出男同等男男性行为者和同妻积极采用宫颈癌疫苗预防尖锐湿疣和癌症的重大意义。
希望男同朋友和同妻姐妹积极了解“宫颈癌疫苗”,通过注射疫苗保护健康。
前一篇:阿群致中学时代母校学弟学妹
后一篇:希望有轻松的环境谈情说“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