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来鸿
(2009-05-13 15:57:06)
标签:
杂谈 |
数封纸质来信里,两个信封上笔迹相同,稚气而工整。拆开一信,同样的字体几乎写满三张方格稿纸。这是个初三男孩的信。另一封信则是这男孩来信的复印件,不过多了一张小纸条,上面有一句话:“此封为复印件,是为防止原件丢失而准备的,无他用。”
同性爱者妻子的两封信。丈夫的冷漠,对子女的牵挂,对未来的迷茫,想走出樊笼又难以真正迈步的艰难,流淌在文字间。现实社会的监狱里,囚犯一旦知道能自由,莫不雀跃。可要走出婚姻牢笼,谈何容易?
大西南某边陲小城一青年男同性爱者(男同)的信。他几年前就把自己的性向告知了父母。虽然与父母一起生活,他还曾用写信的方法向父母倾诉。几年了,他得不到任何理解。父母讲,他的情况“到了三十多岁自然就会改好了……”他还需等五六年才30岁,他挣扎于困顿中。
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一中等城市的来信。三十多岁的男同,妻子离去了,独身的他担心自己的性向和社会交往会给已上小学的儿子带来不良影响。忧虑折磨着他。
还有一封来自遥远异国的信。写信者希望我把他给自己母亲的信,贴到我的博客中。
身为医生,大凡还有几分良知或说有点什么医德,最害怕见到的,便是人们煎熬于痛苦中,而医生知道这痛苦之源,却无力改变某些现实。
这之中的百般无奈,除去当事者,他人是很难想像的。一人向隅,举座不安。但若一个“普通人”,时常被满是苦恼之人环绕呢?无论何种外来刺激,作用都有其极限。太长久的时间里总是遭遇同类刺激,人会变得麻木。所谓感同身受,不过是花言巧语而已。十几年间,天天读这类信,我也已近乎麻木。但藏匿在心灵中的那头名为“同情”的怪物偏偏不愿死寂。它一次次喘息着倔强地昂起头来,让我感到钝钝的刺痛而无法麻木,不能麻木。
这便是我看见的真实,我面对的小小社会,我活着的时代!
5月12日,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生者祭奠死者的日子。无数人心中浮起的,首先是撕心裂肺的伤痛。我也想起去年大地震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伤痛和伤痛的原因不同。然而既是伤痛,又有多少不同?我又收到来自海外那青年的信。他收到我的信后,确认了如何在我的博客中发表他的信。
我前天向我父母出柜了。像很多家庭一样,我爸妈一下都没有办法承受这个晴天霹雳。老妈甚至以死相逼,让我和“那个男人”分手。
其实我还没有告诉他们,我们两个去年在英国结婚了。我真不愿离开他,但是我也不想失去我的父母。
刚才给我妈妈写了一封邮件。我把这封邮件转贴如下,不知道你能不能转载到你的博客上,让更多父母知道我们这些身为子女又为同志的可怜人内心到底承受了多大压力,要做那么痛苦的挣扎。
妈:
今天给你打电话。听到你的声音,我放心多了。你没有生我的气,你还是我的妈妈。
刚才我在网上买了三本书,过几天会送到家里。我希望你和爸爸能好好看一下,希望你们通过这三本书,能够更好地理解你们的儿子。
既然我答应你们去调整了,我就会去调整。但这是在强迫我自己去我不愿做的事情。我和他相处了将近两年,他陪我一起渡过了很多难关。好几次我灰心的时候,是他在背后支持我,我们之间共患难的感情经历了考验。要我和他分开,你们是要我把自己的心割掉。
妈妈,你刚才在电话里说,你宁可我打一辈子光棍,也不要看见我和他在一起。说实话,听到你这么说,我真很难过……你们这是在拿我的快乐去交换你们的面子。我不愿意拿着你们的面子去交换我的快乐,但你们不妥协,只有我妥协了。我放弃自己的快乐,让你们保住想要的面子。
你们认为有我这个同性恋的儿子让你们抬不起头,让你们觉得丢脸。我没话说,我们是两代人,观念不一样了。对我来说,爱情不是罪恶,不是可耻,不管爱的是女人还是男人,只要是爱情,就值得我去坚持。
妈妈,你知道我是孝子,你抓住了我的弱点以死相逼。所以我让步,为了让你们开心,为了不让你们丢脸。我可以为难我自己,为了你和爸爸,我可以把自己的心割掉,没有了心,一辈子永远麻木地做人,日子却还是可以照样过,反正只要你们开心就好了。
妈妈,你和爸爸是幸运的,至少外婆当年没有以死相逼,你和爸爸最后还是有缘在一起。虽然生活中你们经常拌嘴,但是你们的儿子可能以后一辈子连个能拌嘴的人都没有。
妈妈,如果人真得还有下辈子的话,我还是要做你的儿子,你也一定要做再我的妈妈。但是请不要再把我生成这个样子。下辈子希望我有权利,有自由去爱一个我想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