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王陇德副部长在“防治艾滋病杰出贡献奖”颁奖会后答记者问
(部分内容)
在高危行为人群中开展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高危人群的干预面达不到60%以上,就不可能控制疾病流行。做高危人群的工作,必须依靠来自这个人群的志愿者。他们的参与,效果甚至比政府做工作更合适。2005年我召集了会议,北川教授在座。我们了解了情况。我们要大力推开这方面的工作。目前一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开展工作。目前男男性接触者中的感染率正在上升,而我们的工作刚刚开始。我们要大力推进这方面的工作。我国的社区参与刚起步。政府经多年的工作,目前已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2002年以来,我们的投入在不断增加。第六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项目中,70%给民间组织。中国政府也已认识到二线药和机会性感染的治疗的重要性。国家也正在储备,下一步机会性感染的投入,今年将达到9.6亿元。
对于青少年的艾滋防控很重要。2006年一位大四医学生给中央领导写信求助。他是男男性接触者。中央领导把他的信转给我。他出现了一些可能是艾滋的症状,他在信中留下了手机号,我给他打了电话,安慰他并组织人安排他做了检测,结果是阴性。我国性教育曾长期是禁区,我们正有计划地打破禁区,同时开展艾滋教育。
说明:卫生部王陇德副部长在“防治艾滋病杰出贡献奖”颁奖会后的答记者问,载《朋友》No.58“艾滋病性病教育”专栏。该篇文字,是根据我在2007年7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时的同步记录整理而成。很遗憾,其中有关我国领导人和卫生部高官关爱与帮助同性爱者的内容,未见媒体披露,虽然当时有多家媒体记者在座。
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中共十六大报告语)文化的落后必然地导致了对同性爱现象与同性爱者的歧视。我个人认为,中央领导人与卫生部高官对同性爱者的态度,证明了我国与先进文化“接轨”的努力;虽然在性取向认识方面我们仍面临着种种落后,但随着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理念的逐渐深入人心,我国完全有可能较快地解决性取向差异引发的种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