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我之观

标签:
富豪情妇世界末日喜马拉雅山诺亚方舟娱乐 |
分类: 尹岩杂谈 |
当一部电影冲破3亿票房,它已经深入人心了。 好莱坞导演罗兰-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 以他的《2012》将世界末日酣畅淋漓地视觉化在我们的眼前, 让我们直对这个生命的话题。
我是在全国首映的第一天,迫不及待地坐在黑暗里。
最感官享受的,近乎贯穿全片的充满想象力和高刺激的灾难性画面。 高速公路翘起数条车龙;飞机在相继倒塌的大厦中穿梭;海啸淹没喜马拉雅群峰;洛杉矶变成新版大峡谷;里约热内卢耶稣像麦琪饼酥塌;成块的大陆崩塌倾入海洋。
最善意旁观的, 影片中的世界政治演绎:印度人提供信息, 中国人提供制造, 阿拉伯人提供财力,欧洲人扮演优雅的陪衬,美国人一球之主, 组织全盘, 带领地球优良物种奔上新世界。
最心生厌恶的,俄国富豪的情妇在溜进诺亚方舟的那一刻, 还不忘向曾背弃她, 但身处大难的富豪伸出中指。生死一线, 仍存有如此的怨恨与抱复。。。
最骄傲满足的, 雪山中, 荒无人烟, 代表生命希望的直升机落下, 一身戎装的男子敬礼:“欢迎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一刻。
最八股但仍然让人感动的,在飞机的后舱里,一家人围抱在一起,“我们会永远在一起”; 大雪纷飞的白宫前, 奥巴马“灾难版”诠释人民的总统与民同在。
最不能认同的,影片所倡导的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的勇气和人性之爱,像约翰-库萨克那样,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带着全家在惊险和未圤中冲杀。。。像俄国富豪那样将孩子推向未知, 在最后时刻与骨肉天各一方。。。
最欣赏向往的,播报员,选择享受目睹自己的预测化为真实, 拥抱火焰的流星雨,冲上云霄;活佛,静坐一方寺台,在念语中任凭海水漫上山峰, 最终化为巨浪下的一滴灵魂。
如果真有那个时刻,我会怎样呢?
我想, 我要好好珍惜现在的每一刻时光, 让它们充满温暖, 充满意义。
我想,我会选择顺应天意, 无为而为。天道中自有轮回。
我祈望, 在那一刻,我和父母, 家人, 孩子, 在一个美丽平静的自然中, 相拥而逝。 这将是我们的最大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