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Understanding
女性生理周期之理论综述

每月必经的生理周期是女人们谈论不完的话题,因为它包含了太多的神秘色彩和不可思议。不知道从何时起很多女性来说,情绪、行为到身体状况,都在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操纵着,对此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的见解与看法,就让我们一同开窥其一二。
科学篇
生理周期开始于松果体,这个腺体位于大脑内,眼睛后方的高度上。松果体的健康度,对于女性来说可谓是至关重要:一来它产生调控人类睡眠质量的褪黑激素,二来它还是传达女性生理期信号的总司令。
下丘脑位于大脑的基底部是获取信号的侦察兵,它记录着我们的饥渴感,性欲和体温变化等基本需求。通过它收集到的各种信号,脑垂体这个大将军就会下达各种调控的命令到身体的各个部门了。
月经是如何产生的?
月经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受制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控制和调节,表现为卵泡的生长发育、排卵与黄体的形成,继而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剥落,产生流血现象,即月经。
卵巢及子宫的周期性变化是月经周期形成的基础,也是产生月经障碍的根本原因。从生理的角度,我们可以将月经周期分为五个时期,即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经前期和月生理期。在每个不同的时期,由于雌孕激素水平的不同变化,会给身体带来不同的影响。例如,在黄体期,由于黄体形成,在黄体生成激素的作用下,大量分泌雌孕激素,此时,子宫内膜体积增大,糖原含量增加,会使体重略有增加。而在经前期,由于黄体发生退化,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
各年龄阶段女性生理期特点
女性根据其性腺卵巢分泌机能的变化,月经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在不同的生理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10—12岁以前,女性的卵巢机能尚处于幼稚状态,正常的生活方式一般不会引起卵巢机能的过度发育而出现月经。
从10岁或12岁开始到17或18岁结束,卵巢机能由幼稚向成熟状态过渡,以月经来潮来标志,这个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卵巢及生殖器官明显发育,但在发育的过程中,由于生殖器官发育的不稳定,常常会出现青春期的月经障碍,如不来月经、生理期不准、经量过多或过少、痛经等。与此同时,这个阶段对女性而言,除了身体发育有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变化,在心理发育上也处于成长期,情绪会变得极不稳定,再加上升学的压力,这些都会引起一些更严重的月经障碍问题,如闭经。
约从18岁开始,女性由青春期进入性成熟期,性腺及性器官发育完全成熟,卵巢有周期性排卵,并分泌女性激素,子宫内膜出现周期性剥落,产生月经周期,这一阶段持续近30年,是女性生殖机能最旺盛的时期。这个时期,女性会经历结婚、生育、哺乳等,月经会随着生活状态的更迭发生更多的变化。
约从45岁开始,女性的卵巢功能由旺盛向衰退过渡,进入更年期,这一时期大约会持续8-10年,也是女性从性成熟期向老年期的过渡时期,月经由不规律到完全停止,直至生殖能力丧失。
漫长的三、四十年间,无论女性处于什么生理阶段,都有可能遭遇生理期障碍的问题,其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有生理层面的,也有心理层面的。从生理层面来讲,生理期障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内分泌失调,它不仅导致女性生殖系统本身的改变,同时,也是女性在行生理期间情绪变化的根源;而从心理层面上来讲,情绪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内分泌系统,从而间接出现生理期障碍。
BOX:
常见月经问题:
月经前期(提前7天以上)、月经后期(延迟7天以上)、月经先后不定期(每次时间不定,或提前或延迟)、月经过多(经量超过100毫升以上)、月经过少(生理期缩短,经量明显很少)、生理期延长(超过7天或淋漓不止)、经间出血、崩漏、痛经(经前和/或生理期伴随的疼痛)、闭经(未到更年期但月经消失)、经行眩晕、经行泻泄、经行水肿、经行风疹块、经行乳房胀痛、经行头痛、经行身痛、经行神志异常、经行发热、经行吐血、经断前后诸症等等。
女性月经的周期
标准的月经周期为28天,但其范围可在23-35天之间浮动,出血范围是1-8天。在标准的周期中,排卵发生在第14天前后。每次月经开始时,子宫内膜脱落;每次排血后,子宫内膜增厚,以备为受精卵提供营养及怀孕。若未受精,内膜再次剥离和脱落,与未受精的卵子一起排出,并继续月经周期的循环。比起男性来说,月经周期是女性定期规律的体内排毒清洁,这也被认为是女性寿命长于男性的一个原因。
女性的性腺轴
所谓性腺轴是指管理、控制及调节人体性功能及生殖功能的轴系。包括下丘脑-垂体-卵巢(女性性腺)/睾丸(男性性腺)。这里的三个器官既是上下级通过激素的调节和反馈连成一体的关系,又是各自独立的器官,在生命活动中互相协调,共同促进或调节,使得整个肌体的性功能与生殖功能得到正常的发挥。
下丘脑属于大脑的一部分,功能受大脑皮层的控制。下丘脑收集的信号可以抵达三个不同的部门,即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垂体,也称脑垂体,位于颅骨的垂体窝中,可分为两部分:即腺垂体(前叶)和神经垂体(后叶)。神经垂体主要分泌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和缩宫素(催产素),与性功能及生殖功能关系并不十分密切。与性功能和生殖功能关系重大的是腺垂体。腺垂体接受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后,开始加速合成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生长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并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卵巢中。
瑜伽篇
现今,全球范围内热爱瑜伽的人群中都是以女性为主。开始的时候,大多数人仅仅把瑜伽作为一种时尚的健身运动,渐渐的有些人会发现瑜伽还可以帮助她们重建身体健康、从容的面对压力,甚至克服长期以来生理期时的种种不适。
瑜伽锻炼是怎样减轻甚至治愈女性生理期的障碍的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产生内啡肽
有关的研究证明瑜伽锻炼可以提高大脑分泌内啡肽的水平。内啡肽是指内源性的类似“吗啡”功能物质,吗啡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最强的止痛剂。内啡肽就是我们身体产生的内源性止痛剂。瑜伽锻炼之后,血液中内啡肽,尤其是作用最为强大的β-内啡肽的成分有明显的升高。内啡肽除了止痛作用外,还有镇静作用,同时内啡肽还可以让人产生愉悦的感受,使人的精神振作。
消除紧张
瑜伽锻炼通过注意呼吸和身体的结合,通过调息和冥想,使得习练者能够最大程度地得到放松。瑜伽锻炼让习练者通过对呼吸的关注,而将心意集中在当下的感受中,使得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紧张因素得到控制,也使得习练者有更多的信心和正念去面对和处理那些紧张因素。
重建内分泌平衡
每个人的身体每天都处于一种动态的过程中,在应对疾病的威胁、突发事件的发生等等过程中内分泌系统常常会失去平衡。瑜伽锻炼通过身体各个部位的拉伸、扭转、倒立等等有效地刺激内分泌腺体的功能,使得失去平衡的激素水平得到重建的机会。内分泌系统工作效率提高,激素之间相互影响互相制衡,这样使得许多由于激素的不平衡造成的疾病不再容易发生和发展。
勇于接受自己
人们通常在面对自己的身体特殊性和生活遭遇的不同时,往往会不愿意接受现实。这种不接受会给自己设立了一堵墙,把自己禁锢起来而失去解决问题的空间。经常参加瑜伽锻炼的人会发现逐渐能够和自己友好地相处,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很好地融合,坦诚地接受和面对自己,从而能够更好地去改变自己。瑜伽体式锻炼、调息、冥想都能在这个层面上起到很好的作用。
积极地改变
你或许会在开始体式锻炼时发现自己身体有很多局限,比如髋关节很紧,脊柱不够柔软,肌肉力量不够等等。在坚持不断的习练中,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流出的汗水有了回报:身体变得轻盈、体态开始变得挺拔,原来失去的曲线重新变得优美动人。越来越健康,感冒、疲惫开始慢慢远离。这些都会使你对自己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因此你会充满信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变化让人更有活力,而且,瑜伽冥想也会让你拥有积极的生活理念。身体能量的增加使得所有的改变具备了更多的空间。这个时候,你就会勇于面对积极的改变。
BOX:
阿育吠陀理论
印度古老的阿育吠陀医学认为,宇宙间所有的物体无论生物还是非生物,都是由空、风、地、火、水这五种基本元素所构成的。而这五大元素混合成为三种生命表现,也就是风型(Vata)、火型(Pitta)、土型(Kapha)三种元素能量(Dosha)。了解印度传统医学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了解自己的身体,通过各个方面的调整从而达到完整的平衡状态。
一般而言,大多数人都融合了三型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而其中有一个特征会特别明显。三种不同的体质会有不同的外表特征、性格取向、人格特质、口味的喜好,以及各自容易罹患的疾病表现。简单地来说,阿育吠陀的所有疗法,其实都是希望让人体内的这三个能量能够达到平衡状态,因为只要有一个能量不平衡,就会造成身体或心理的疾病。因此,认清自己属于那一种能量体质,再“对症下方”,对女性月经周期的调理和保养就非常重要了。
心理篇
经期综合症是指经期前或经期中的抑郁、烦躁、失眠、易怒、疲倦,乳房胀痛、头痛、手脚肿胀等。月经是“女性”、“生育力”和“易感性”的综合表现。女性对自我身为女性的心理认同与否,是是否可能遭遇经期综合症的一个主要心理原因。几乎每一位女性都会在月经期间体会到一些或轻或重的身体上或者心理上的不适,这些症状虽然不会致命,但是它们带给女性痛苦。女人一生中大约有2000个日子有月经伴随,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心理调适,愉快而健康地度过经期。具体到每一个阶段的女性,身体状态不一样,心理状态也很不同。
青春期:初识性的能量
关键词:误解 伤害 排斥
对于已经经历了月经初潮的青春期少女,她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去认识“性”这种带着汹涌的力量而来同时又很陌生的新的生命内容。这是一个认识女性原则,学习女性角色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女性如果有月经障碍,有两种可能。一是对月经和性的认识不足。因为不了解,所以就会对它们心存恐惧,或者拒绝排斥,这样的女孩自然会有月经障碍,月经来之前她们会忧虑、担心,希望它可以早来早解脱,又希望它最好再也不要来。月经期间肯定是坐卧不安,会有各种各样身体上和情绪上的症状,这些症状让每个月的那几天变得十分难熬,甚至它会在月经离去之后还持续好几天。解决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接受已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实,尽量多去了解月经是怎么一回事,性是怎么一回事。当然要从正规的渠道,非正规渠道的信息大多是不太健康的。如果接受了不太健康的错误的信念,或者是直接受到创伤,会造成二度伤害,引起月经障碍。
成熟期:两性的和谐
关键词:性激素 母性实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孩子开始交男朋友,和男性建立起稳定的亲密关系。这个时期的月经障碍自然就和两性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关了。月经受女性的激素雌激素和男性的激素孕酮互相协调的控制。这种协调相当于“激素层面上的性行为”。一旦这种“激素性行为”受到干扰了,月经就会不正常。而这种类型的失常是很难通过服用素药来治疗的,因为激素只是男性和女性心灵的物质代表。两性关系存在着问题的女性自然不会有协调的“激素性行为”。
下一步,一个妇女是否想要孩子,她对月经的体验在感情上是很不一样的。如果她希望有孩子,月经对她来说就意味着“又没成功”。于是她在经期中会感到烦躁不适,认为行经是“痛苦”的事。
不管是出于自己意愿不想生养小孩,还是客观原因无法生养小孩,没有做过母亲的女性可能会有比月经障碍更严重的妇科问题。因为母性作为女人的一种本能如果正常无法实现,这股本能的力量就可能会引起疾病。无法从内心真正爱自己的孩子的母亲,或者过度溺爱孩子母亲,也不属于母性本能的正常实现。当然这是两个极端,处在这两个极端中间的母亲和孩子之间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这个时期的月经障碍就包括与自己爱人以及孩子两个方面关系问题,这两方面也可能原本就是一个问题,很难分得清楚。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不会有月经障碍。
更年期女性:接近完美的女人
关键词:性角色实现 最后的机会
接近绝经前这一阶段的女性,如果在她生命的前半段,她的女性原则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她曾经是一个好女孩,然后是一个好妻子,也是一个好妈妈,这些角色她都做得很好,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她实现了自己作为一个女人所应有的价值,那这个阶段她就会很满足很顺利地度过。如果在她生命的前半段的某个阶段甚至是所有阶段,她都没有实现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价值。只要经期结束,女人的生涯也就结束了,这是最后的机会,时间已经没有多少,这个时期出的问题都表明她们努力的想挽回什么,试图推迟绝经到来。要避免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不要让自己的前半生出现太大的遗憾,认真地去做一个好女人。
除此之外,月经还可以像各种症状一样被当作一种手段来使用;有时可用来阻止性行为。有时可用来获取关怀和柔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