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菩提树下太阳雨》尹岩著 |
粉色的捷莆尔 (Jaipur) 和 12 个 妃子的古堡
凌晨5时40分,列车到达捷莆尔。在长途车站买好下午去阿格尔的车票,顺便在电话里订好阿格尔的旅社,我把行李寄存在长途车站,折回火车站,准备参加由此出发的旅游局捷莆尔半日游。半日游从8点到下午1点,100卢比(16元),尽囊所有景点。司机是一个长得蛮高大的印度人。导游叫 Ajai,永远盯着我后边说“请跟上。”
捷莆尔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由新城和老城组成。新城从老城向南部和西部延伸,由三条相互贯通宽大的马路将新的市政区与老城的城楼门和谐地串连起来。街道上,车辆行人,川流不息,最引人注目的是,身着传统服饰的拉基斯坦人,夸耀似地缠着亮丽的头巾。街道宽超过30米,两旁是粉色的建筑,尖尖或圆圆的屋顶错落有致,雕饰各异的带孔窗户凸出在外。临街很多店铺,摆满了拉基斯坦特有的浓烈色彩的布料、衣裙,还有玩偶、木刻、石刻等各种手工艺品。走进店铺,你还会发现各种各样的虎眼石、猫眼石等,只要10个卢比(相当于2元多人民币)一个。真可谓购物天堂。
捷莆尔建于1727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按规划建造的城市。它的创建者是沙瓦·辛格二世Jai 辛格Ⅱ(1693-1743),当时的一个王子,也是一个天文学家。1727年, Jai 辛格决定建新都。为了把新都建成世界一流的城市,辛格二世参考了当时欧洲一些知名城市的建造方案,并与和他同时代的一些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建筑师共同商讨,最终设计了包括四面城墙和矩形防御在内的城市。1728年,Jai 辛格建造了Jantar Mantar,印度最著名的古天文台。
捷莆尔有“粉城”之称。这是由于宫殿和建筑物的材料都取自于当地的一种粉红色的砂岩,所以城市建成之初,的确是粉红的。后来经过时代变迁,城市的颜色从粉红逐渐变为淡黄、橘黄、白色、褐色等各种其他颜色。1876年,Ram 辛格君主依据颜色与好客有关这一传统,将古城全部刷成粉色,来迎接英国威尔斯王子(后来的爱德华二世),这一传统延续至今。“七”是捷莆尔古城的灵魂数字。七个长方形的区域,各区域之间有宽阔的道路互相连接;位于城市中心并占据了七分之一的城区面积的王宫;城墙四面的七个城门。老城中最著名的是风之宫殿,三步一小窗、五步一大窗,可以想像高贵的皇后如何盛装站在窗后,与众同欢。
与城市宫殿毗邻的Jantar Mantar天文台是一组奇怪的雕塑组合,每个构造都有一个特殊目的,测量星星的位置,太阳、月亮、星星的地平纬度和方位角;计算日蚀、月蚀。最为著名的是日晷仪,有27米高,影子每隔1小时向前投射4米。Jai 辛格对于天文学的喜爱远远闻名于他作为一位战士的勇猛。在着手建台前,他专门派学者到国外学习天文观测技术。Jantar Mantar是捷莆尔五座天文台中保存的最大也是最完整的一个,在1901年得到复原。
琥珀堡(Amber Fort)位于捷莆尔郊外, 距城11公里。城堡在山上,需要坐吉普车上去。山脚下一排“北京202”类吉普停着等游客。我按照旅行经验,捷足先登,坐上一辆吉普的驾驶副座。后边车座已经被改装成两排相对的椅子。车身晃了一阵,回头看,已经有8人挤在后边。我正舒服地数人数,一个欧洲孕妇被导游请在我身边坐下。我只好向驾驶座挪,右腿已经碰到换挡操纵杆,正在拼命缩身的时候,女人的丈夫又被从右边车门塞进来,操纵杆钻到我们的两腿之间。大家都糊涂了。司机到了。他左脚登上车,右脚叠在左脚旁,请女人丈夫帮他踩着点油门,拧着腰,半个屁股在外边,侧身13°角拉着我们上了山坡,15分钟的山路竟然安然无恙。
琥珀堡高居山顶,由多个宫殿组成,整整布满了一个山头。绯红和明黄的建筑清晰又柔和。站在山上的城堡中,可以看到连绵的山脉和对面的城墙,恍若见到北京的长城。城堡內全是用白色大理石雕琢而成,融和了印度教、波斯、伊斯兰教风格特色。摩尔王朝的阿克伯国王,一生娶了12个妻子,都是因为战略目的,跟邻近各国以婚姻方式缔结盟约。为了礼遇他的不同宗教的妃子们,阿克伯国王依照不同的信仰建筑了不同风格的宫殿,不过,国王的信仰还是左右着皇宫的基调。印度教象征的莲花壁画仍是皇宫中的主要装饰。
12个妃子的生活还体现在琥珀堡中迷宫般的通道系统。每一个通道究竟连着多少曲院密室,辗转于多少华亭轩窗,无人细究。玻璃宫是城堡内最浪漫的建筑。全部用拇指大小的水银镜片镶嵌的内壁,镂花雕彩。有阳光的日子,殿内熠熠生辉,一朵火苗,轻轻晃动,满屋烛光,如流动的星光。
几个小时内,走马观花,将捷莆尔有了整体了解。其实,旅途中,有些城市是要去体会,去滋养自己;有些城市是让知识具体化,感性化,如捷莆尔。所以,旅途,必须有设计。个人旅行和团队旅行区别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