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菩提树下太阳雨》尹岩著 |
我的心开了
我必须撑出我的船去。时光都在岸边捱延消磨了- 不堪的我呵!
春天把花开过就告别了。如今落红遍地,我却等待而又留连。
潮声渐喧,河岸的阴滩上黄叶飘落。
你凝望的是何等的空虚!你不觉得有一阵惊喜和对岸遥远的歌声从天空中一同飘来吗?
- 泰戈尔
一只飞落到走廊里的鸟,在我门前叫个不停。我只好睁开眼。窗外还是黑的,对岸灯火烁烁。5时40分。昨晚息灯,美美地冥想着进入佳境,周身畅酣,很快便入睡了。
晚上下了很大的暴雨,今早只剩下风了。已经是印度之行的第5天。我计划明天乘下午的火车去德里。
神清气爽,来到瑜伽课室,早读的孩子们刚刚结束英文课,由Kamen领出来。其他学员渐渐到了花园,7时整,莫汉又静静地走进来。还是同样的动作,我已感到身体柔软很多。动作中,突然想到要将旅行写成一本书。瑜珈课上莫汉的声音升起时,脑子里此时再不是各色战争,而是静思,惟一跳跃的思维就是印度之行的书。回到房间,我换衣拿着相机出来,浑身充满了创作的欲望。这么久以来,我突然感到自己从压抑的牛角尖中解脱了。不再陷在个人的烦恼中,而开始对周围的人、事充满热情。我走出来了!这种被解决的快乐如此突然而至,让我不得其解。以往使我苦恼的事情似乎一下子褪色了很多。它们仍然在那儿,但远没有以前认定的那么穷凶极恶。其实也是一种平常。
下午要去见斯瓦弥大师。上午,我回到“圣地”温习他送我阅读的《莲花露》。早上的圣地很静。一个少年卧在树上诵经;女人在井边洗衣,一条小黄狗拴在她身后,不满地东吠一声,西吠一声;一个乞丐横躺在石阶上。
这里真是个万物乐园。一只松鼠在枯叶间跳舞,另一只跳上高枝。白色长尾猴懒洋洋地斜卧在地上,东张西望。在它的一米远,四个印度人席地而坐,点燃一捆松火念经烧纸。一只母猴晃到我眼前,在枯叶中翻找着,长长的尾巴平拉在地上。它右手扶地,左手扒拉着,还时不时地赶走落在脸上的苍蝇。三只黑羊,二只大的一只小的相继登上我坐的红色圆台。一只大羊走到我跟前,直视着我咩咩叫两声。然后,它们又慢慢离去。一只鸟立在井台柱子上,看妇人压水。母猴还在绕着圈子翻树叶,尾巴已经绕到它的斜前方。静地一共有30余棵大树,其中很多是数人抱的古树,枝叶繁盛,树叶黄、绿、红各异,树干也有凝白色、青色几种。有一棵树,树根裸露在三米高的主干上,似天嫁的圣树。还有一棵,树枝在五米高向下拧生着,枝端垂到三米处。白衣长者告诉我这种向下生长的树干都是有圣气所在的,在下面做冥想可以通天灵。
母猴什么都没找到,登上圆台休息了。一只幼猴走过来扑到它的怀里,我们只一米之遥。它们视我为一个生物,仅此而已。幼猴倚靠在母猴膝头,让我想起女儿在怀里的温馨时刻。
坐在这块园地,思绪平静安逸。身边的一切像净化般的清澈,让我悠悠的回想往事。曾经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阳光,那么多的幸运,那么多的爱,我深感自己的“得天独厚”。
《莲花露》是一本80页的小书,很像某个寺院的侧殿台阶上卖的宗教宣传品。书中是印度古文献中的生活语录。目录上列着永恒的快乐,自我,骄傲,责任,欲望,命运,爱情,神,人,大脑,世界,时光等50多条人生大概念。在自由一节中,他采取《大鹏往事说》的解释:只要人为欲望所左右,并且让其行为受无意识的各种诱惑和厌恶的控制,他就不是在享受自由。如果有锁链束缚了我们,那么,这些锁链是我们自己锻造出来的我们自己可以将其打碎……”
与莫汉约好下午1点的冥想课。到了课室时,莫汉已经在里面,风扇已打开,轻轻地吹着。莫汉拿过来一个格毯,放在地上,又为我拿起另一块铺开。“今天我们学习呼吸”。他慢慢地告诉我,人的呼吸一般有三种:腹底,胸腔,肩处。他让我把一只手放在腹部,另一只手轻放在胸前,正常呼吸,专心体会。我做下去,然后告诉莫汉更多还是腹部。他说很好。因为已经很少有人用腹部呼吸了。婴儿出生时是用腹部的。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情绪的不稳定,呼吸慢慢上升到胸膛。然后,愤怒时会直接升到肩部。我们练习的冥想就是要练习用腹腔呼吸,这样,呼吸自然而然变得平缓深沉,我们的大脑也会随之放慢。因为大脑的速度是与呼吸相辅的。大脑速度放慢了,人就变得放松平和。
在莫汉的引导下,我凝神倾听呼出吸入时的声音。与我一贯的呼吸方式相反,吸入凸腹,呼出吸腹。我将手放在腹部,认真地反复呼吸。神奇得很。我的每次呼吸都让我真实地感觉到后脑有一种沉酣落下,慢慢地,慢慢地,一厘米,一厘米。我感到身体慢慢落下来,气息均匀清晰。身体似乎松开了,一点点地向后倾斜。听不见莫汉任何声音,只是自己气韵神定。醒来之后,睡意仍未退去。莫汉说以后睡前可躺卧,将三本厚书置于腹上,练习。我应允。冥想的作用已经让我瞪目结舌了。
下课了。与莫汉闲聊。
“我真高兴是和你学冥想。”
“其实,也是太凑巧了。我很少带冥想课。只是现在是淡季,没有很多访客,老师们也都休假了。否则,包括体式课,也不会是我给你上。”
莫汉曾师从世界著名瑜伽大师,并先后在最负盛名的印度喜马拉雅瑜伽研习中心Himalayas Center 和印度最古老的瑜伽与文化Kaivalyadhama G.S.大学潜心学习,是一个真正的瑜伽科班教师。他还会用瑜伽治病,曾在印度南方一家著名的瑜伽治疗学院工作。目前,他是瑜伽之都瑞诗凯诗著名的“琶摩特·萘克檀”静修中心瑜伽学院主任。地方政府每年委托“琶摩特·萘克檀”静修中心举办国际瑜伽节,来自世界各地的瑜伽爱好者或专业教练会聚一堂。瑜伽节期间,通常有著名的教师7-8人分别授课,其中会包括瑜伽体式,冥想课程,印度疗法课程等。学员们每天闻鸡起舞,夜幕降临,还要参加恒河边的圣火典礼。晚餐后,仍有著名瑜伽大师的讲座。作为出色的瑜伽教练,莫汉每每担任来自全世界200余名瑜伽师的培训工作。
冥想课后,我来到智者斯瓦弥的书房。斯瓦弥请我开始。我不无冒失地说:“《莲花露》我浏览了,我也明白其中有些道理。但是如果遵循一味的放弃,又如何去履行自己的责任。履行责任是需要内容的。”大师没有多说。他言简意骇道:“放弃不是不做。人行事分三层:‘一、想做,二、责任,三、回报。’我们要放弃的是对第三层的追求。因为努力并不能获得意想的结果,而如果你渴求这个结果,你必定会失望。所以放弃欲望不是放弃努力,是要求放弃回报。你因为男朋友离去,所以你难受,这是你对男友的依赖(ATTACHEMENT)。一但有依赖,必定会难过。因为你成了他的附属。不要依赖任何人、物。对你的父母、孩子、男友、工作………因为任何事情都会在不经意中发生。而依赖只能令你在事变时痛苦。要知道任何事情、人、物都不是为你而生,不是属于你的。你生下来时,什么都没有,只有你自己,只有自己属于自己。所以,好好关爱它,善待它,信赖它。你的惟一的依赖只是你自己,任何其他的事与物,只是去服务他们。服务他们,使用他们,这是责任。不要成为他们的附属,依赖他们。人有一天会死、会变,你惟一能做的就是服务,尽义务与责任。”
大师的一席话让我豁然开朗。其实真的这样的天翻地覆,愤懑忧伤,与事又何补呢?“你能拿走我的相机,但你拿不走我想要相机的愿望。”总有一天,上天会给我这个机会的。我想被爱,渴望深情,这个愿望是属于我的,如果现在我得不到,总有一天又会遇到的。是“他”又转向我,或出现另一个人,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本身想享受的东西降临了。
No Attachement! 没有任何人、物应该属于我,只有我的愿望属于我。到底是哪个人没有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我能感受到我想的和谐和关爱。只要时候到了,这种和谐和关爱就会降临了。爱情真的不是惟一能够给你温暖的东西,更不要说是指望从某一个人那里获得它。我知道自己是个极其敏感的人,我知道自己需要爱的沐浴。所以,不如去努力做眼前需要做的事情,更好地做我自己,帮助自己,更好地平衡生活。
我的心开了。
离开静修中心时,我问一个小伙子,这位大师是谁?小伙子诧异地望着我:“你怎么得到的约会?” “我只是在散步的时候遇见他,想与他谈话,他就请我这时来。”“那你太幸运了。我从尼泊尔来,就是为了这个约会,等了5天了。” 小伙子告诉我,斯瓦弥大师原来曾是著名医生,在孟买有一所医院,现弃业专门从事教诲工作。他现在是当地最德高望重的神的传言人,在凡间肩负着传递神的旨意的责任。很多人慕名而来,只是为了能和他谈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