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四年的轻与重》

(2006-12-15 13:20:18)

最近在上网查阅资料时,偶然发现了这样一段与当代大学生进行真诚对话的文字,虽然不知作者是谁,读后对于我这样一个大学毕业十多年的人讲,感觉还是收益颇深,令人无限感慨。忧郁氏在读完此书后批阅:早读此书,早已改变人生矣!此书堪称为大学生的精神教父也。不知天之骄子们,在读后会有什么感想,欢迎留言讨论。由于文章较长,我将分段刊出,欢迎关注。

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大学的价值认识并不清楚。一想起来要读几年大学,可能对大学简直厌恶透了,巴不得早点毕业,然后投入到火热的工作中,就此开始真正的人生。如果不是因为那一纸文凭,或者让父母宽心。有些人恐怕坚持不了一个学期就会选择退学。但是,如果你问已经走出校门的学兄学姐们,他们会是另外一个感受。如果让他们重新读一次大学,会有一种完全不同的过法,可惜时光不可逆,他们连亡羊补牢的机会都没有。

大学的价值何在?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对不仅仅是一纸文凭那么简单。可惜目前还有不少同学秉持这样的认识。他们恨不得早早逃离大学,到社会上去实现价值。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学生在大学期间被公认为性格非常腼腆,说话甚至有点结巴。但毕业没几年却在在公众场合侃侃而谈,在全国几十所大学进行过演讲。为什么?他大学四年时间写了100万字的东西,在《大学生》这样的杂志上发表了许多的“豆腐块。”? 语言完全听命于人的思想,你要是肚子里有货,再加上充足的自信,那必定有如拧开的水龙头一样滔滔不绝。所以,归根结底,是大学四年那100万字起了作用。那100万字给他了思想,给他了自信,两者一拍即合,他也就随之脱胎换骨。 从他的经历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在大学成功与否可能会决定他的一生。 这里,也许有些朋友会发出这样的疑问,那就是人的一生是个漫长的过程,一时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一生的成功。的确,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真理。无数声名显赫的人物都曾在风光过后败走麦城,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但是,如果因为他们后来的失败成功是什么?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已经是个失败者。因为他无法超越死亡,他的归宿必然是失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大学里许多人对所谓的成功抱着一种虚无的态度。觉得考第一名没什么意义,奋斗也没什么意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你会对成功的意义有丰富的认识。人生的归宿虽然免不了失败,但在活着的时候起码可以获得阶段性的成功,这种阶段性的成功就是我们活下去的一种动力。

所谓阶段性的成功,就是一个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长期目标太虚,应通过各种努力明确阶段性目标。大学里的目标对于每个人可能是不同的,但不管你有怎样的目标,请你不要把目标仅仅定位于拿到那一纸文凭上。每个大学生走入大学的时候,不要陷入虚无的怪圈,不要意志消沉,鄙视所谓的成功,迷失了自己的目标。否则,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目标,大学的意义一下子都陷于崩溃纵。有这样一则例子。在同一所大学里有七个意气相投的兄弟,号称“竹林七闲”,他们经常聚在一起饮酒作乐,吹拉弹唱,好不自在。那时刻苦学习的同学是他们嘲笑的对象。学习的同学终日行色匆匆,眉头紧锁。这些人被她们认为是不懂生命的本质。但毕业之后八、九年,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当年的“竹林七闲”成了同学里最忙碌的人。而那些苦大仇深的同学倒成了非常悠闲的一些人。因为大学里的闲人们在大学里没有打好基础,只好在社会上奔波打拼,而大学里的忙人们由于基础扎实,可以在社会上吃大学里的老本。上帝真的很公平。在大学里透支自由,在社会上就得连本带利的偿还。在大学里储蓄自由,在社会上就能去享用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