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微电影《大雨》观感之三:没有北京人的“北京故事”(2012年旧稿)
(2016-01-27 10:41:02)
标签:
文化微电影大雨影评 |
分类: 影视评论类——文章列表 |
系列微电影《大雨》之《舞台》,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王鹏、刘慧和李自强是同住地下室的年轻人,平日都在为实现各自人生目标而奔忙,相互间不乏间隙和误会。大雨当晚室内积水,三人被困在房间同一张狭小的桌子上。在等待救援的短暂时光里,他们试探着互相支持,逐渐消弭隔阂,谈起各自理想。他们坚信,哪怕心中理想只如同萤火虫的光芒般微弱,却依然能够照亮前方的道路。
相对于其它剧集大多着眼于好人做好事等正面褒扬,《舞台》的镜头,对准的是三个来北京寻梦的“北漂”,而且重点展示的,是三个人的内心世界。这样的表现角度,一下子把观众的视野拓宽了很多,把观众的认识也引向了更深层面。事实上,“7-21北京特大暴雨”带来的,除了物质损益,也有对人的精神冲击。而精神冲击,就绝不仅限于道德层面的好人做好事,平时难得暴发的碰撞、矛盾,也极有可能在这个特殊时刻,呈现在人们面前。
做着画家梦的李自强,平日就和同为“北漂”的近邻王鹏不睦,当大雨把李自强积攒三个月工钱买的水彩全部泡坏后,北漂演员刘慧拉来王鹏帮助李自强搬东西,但是就职于房地产中介的王鹏,受不了高傲“画家”李自强的肆意奚落。在刘慧的百般劝说下,三个人终于在水位越来越高的地下室里,静等大水退落。当听到地下室进口处居委会大妈告诫,地下室的水带电,不要轻举妄动时,死亡的恐惧触发了三个人的各自心事,刘慧为自己还没走过红地毯、没能和王宝强搭戏而抱憾;王鹏为还没能买上自己的房子、没能把父母接来、还没有结婚而沮丧;李自强为参加国外画展、刚刚画了一半的作品被这场大水破坏而愤然不已。
倾诉中,他们似乎意识到,他们都是怀惴梦想才来到北京,他们不约而同地把北京当作实现梦想的舞台;他们似乎意识到,大家都是一样的人,谁也没有权力、没有理由高看自己,看不起别人的梦。
影片编导把《舞台》作为题目,可谓寓意深刻。其一,北京这个舞台,是一个集纳的代名词,她聚集了众多怀惴梦想的人们来这里一试身手,从而反衬了北京大经济、大社会、大文化、大机遇的恢宏之都;其二,北京这个舞台,也是一个熔炉的代名词,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这里交融、碰撞、沟通、共识,通过各种各样的纽带,结成新的统一体。平时,人们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而《舞台》这样的作品,恰恰通过特殊环境之下特殊人物的心迹展露,点出了这一主题,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