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微电影《大雨》观感之四:平民好人的心路历程(2012年旧稿)
(2016-01-27 10:43:15)
标签:
文化微电影大雨影评 |
分类: 影视评论类——文章列表 |
系列微电影《大雨》之《双闪》,讲的是家伟和妻子结婚纪念日,开车回家的路上,家伟被一位赶去医院值班的女医生拦下请求搭车,为尽快抵达医院,开启了双闪灯,提醒来往车辆注意,却被一位大爷误以为是热心助人的双闪车队成员而希望搭一程。一趟一趟的接送,家伟耽误了回家和妻子团聚,却帮助了更多的人,家中等待的妻子也逐渐地从误会转为理解。
在“7-21北京特大暴雨”之夜,首都机场曾滞留8万余乘客。滞留乘客的微博引发众多素不相识网民的关注和转发。随后,北京一些市民微博发起“双闪”行动,主动搭载暴雨中回不了家的行人回家,有车一族积极响应,最终形成了一支有名的“双闪”车队。无疑,这件事很值得以艺术的形式加以表现。但是从《双闪》这部作品来看,创作者并没有从车队本身这个群体着墨,却从一辆雨夜送人的个体车,因打着双闪灯而被误认为双闪车队的车主写起,从一个侧面来展示“双闪”行动对于社会的正面影响。这样的切入点,显然更巧妙。
而影片更令人称道之处,还是艺术层面上对人物刻画的细腻。具体说来,是对男主人公的内心变化,让人觉得很有层次感。请看:
家伟的第一次送医生去医院,其实并不是很情愿。但是当那位美女医生抢先跨进车内,说明要去医院帮助值班医生却打不到车,并以水一样的柔声央求家伟时,“帮助好人+怜香惜玉”的叠加效应,最终使他完成了这次善举。
家伟的第二次送就医的父子,是在那位美女医生刚刚下车之后,他无意中开启的双闪灯,使一对父子误以为他就是电台刚刚播报的“双闪”行动参与者。在一再解释自己并不知道什么“双闪”行动,而对方却一厢情愿地认定之后,性格中似乎喜欢虚荣的家伟,终于在甘愿“以错就错”中,又完成了他的第二次善举。
家伟第三次送公交站等车的众多乘客,则完全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了。站在暴雨中,他挥动双臂向公交车站等车的人大喊:“都过来,快上车,我不要钱”的时候,完全是因为无意听到“双闪”行动而受到鼓舞,打心眼里想做一回彻底的好人了。送人下车后,他从帮助别人的行为中获得了满足。当乘客中的那个小女孩在他脸上印上纯真一吻时,家伟那种快乐的表情,让观众实在难忘。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男主人公家伟的扮演者刘波,在众多影视作品中以演反派著称。不久前,他在《营盘镇警事》中饰演重要角色,其黑社会头子的形象还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褪去,很快又在《双闪》中演了一个好人。《双闪》中的家伟,刘波把一个北京爷们儿喜欢以调侃的语气说话,做好事也让人觉得有几分不太严肃的特点,表现得很到位。其中的几个细节很有趣:第二次送父子,老大爷把他当作“双闪”成员来感谢他,他随口说了一句“为人民服务”,让人忍俊不禁;第三次送人,车上的受助乘客要给他照相,他很认真地摆个严肃过头的搞笑造型。当好人,做好事也不忘耍活宝,这个人物给观众带来的,是这样一个强烈印象:做好人没必要高大全,也不可能是高大全,好人更多来自生活中可亲可近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