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万平方米的违建是怎么建起来的
(2015-05-28 23:08:56)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
位于北京朝阳区定福庄园艺场东北角的中通大盈物流公司所在地,竟然是一片没有任何规划审批手续、却有6万多平方米的违法建设。这一大片违法建设面积接近9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仔细研究有关此事的报道,笔者才逐渐理清了这一大片违建的前世今生。原来,这块地真正的“地主”,是朝阳区定福庄园艺场,园艺场把地租给了银丰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银丰通公司又把原场地上的全部建筑拆除,建起了厂房后再次出租给中通快递北京转运中心,当起了“二房东”。在两次出租的过程中,银丰通公司与中通快递都投入了不菲的资金,又都没有依法向规划部门报批。依照法律,应属违章建筑,被城管部门责令拆除,是完全咎由自取的事。
虽然是违法建设,但是由于前期有了相当的经济投入,马上拆除必然涉及到自身利益,当事者肯定是不会甘心的。面对责令拆除的行政执法,“二房东”银丰通公司手不忙,脚不乱,动用各种手段摆起了“肉头阵”,拖延拆除的时间。最早,他们采取的办法是“不理睬”——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直到他们收到了《限期拆除决定书》,才觉得不理不睬的方式不行了,所以又采取了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维持了城管部门的《决定书》后,他们又提起了行政诉讼,把城管部门告上了法庭。立案、取证、开庭这一圈下来,拆除违建,就成了一场名副其实的“马拉松”持久战了。
赚快钱,快赚钱,是当前很多企业信奉的一种商业法则。这么大一块场地,盖起那么多的违法建筑,当事者不可能不知道肯定会有城管、规划部门来执法,可他们为什么还敢“顶风上”?关键是他们把中国行政执法的路子都摸透了——就算我是违法建设,但是只要我的违法建设有了一定的规模,有了相当的投入,有了众多的关联者,也就有了绑架“社会稳定”的筹码,执法的锋芒就会不由自主地软下来,起码也要慢下来。
只要你软下来,我就可以对你的勒令、警告置之不理。你白天不让干,我就晚上干;工作日不让干,我就在双休日继续干。早一天建好早出租,这就是赚快钱。只要你慢下来,我就可以用长长的功夫来和你周旋。这一起违建,朝阳区城管发现的并不算晚,早在2014年3月就正式立案,各种各样的《通知书》虽然发了很多,但是对方的不理不睬、行政复议、法律诉讼,却让执法机关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任由对方把拆违拖入拉锯战,在“拉锯”中让违法者从容不迫地收取租金,实现快赚钱。
近年来,违章建筑造成的社会问题比较多,既有安全隐患难题,更有法规被人漠视的尴尬。拆除违建,已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难点。而今天的“难”,几乎无一例外是因为昨天的“软”或“懒”造成的。执法部门是代表纳税人在行使秩序管理,强调正风肃纪、效能提速是一种态度与效率的要求,但从规划、建设、国土的部门管理特点来看,事后执法只是其职责之一,更大、更具效能意义的职责,还是事前防范。因此,这些部门的工作职责,应该更多向事前防范来调整。来自上级的政绩考核,也应该向事前防范的相关作为中倾斜。
6万平方米的违建是怎么建起来的?我们的执法机关,为什么阻拦不住类似的违章建筑?一起违法事实清楚的案子,为什么被拖入“马拉松”?为什么在“马拉松”过程中,违法者还能继续得利?这样的问号,真的应该由立法机关抓紧拉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