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PP行业自律公约带给我们全新期待

(2014-11-26 02:44:53)
标签:

it

自律公约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上个月,有媒体报道一些只卖给APP订餐者的快餐加工场所脏乱惊人,当地市场监管局联合多部门检查发现,小小一个区,竟有35家无证无照黑餐馆通过外卖网和手机APP接单!事情被曝光后,国家网信办表示将出台APP应用程序发展管理办法。

一个月后,国家层面的管理办法尚未出台,北京市却率先有所行动。据悉,北京有关部门已着手组织北京各大互联网服务单位,准备出台《北京市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公众信息服务自律公约》。与很多地区在很多事情上都等着从上至下“顶层设计”相比,这一次北京率先针对APP乱象拿出举措,这种不等不靠、主动出击的积极态度,还是很值得赞许的。

众所周知,北京聚集了全国90%以上的重点网站、70%的互联网流量,在全国的互联网业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很多互联网新技术、新经验都是从北京走向全国及世界。在这样的地方,互联网从业者的行业自律意识强不强,对全国业界的导向及引领作用,当是非常明显的。

对于任何一项服务于消费者的APP来说,其开发、推广、使用的过程,都不是纯粹的技术行为或市场行为所能涵盖的。使新技术、新发明显著提升社会效益,才算真正体现了价值。早就有人感慨: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可是中国人自己却只知道用它来做鞭炮,而外国人却用来制成武器,来打中国人。想想看,这显然不是发明火药的错,而是在怎么利用发明、追求什么样的社会效益方面,中国人的意识与外国人有着明显的区别。

具体到如今在移动网络上普遍使用的APP,其历史地位虽然比不上古代的四大发明,但是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用于订餐的APP,开发者、推广者,如果不考虑当今食品安全监管上存在的巨大难题,只是凭借为买家与卖家提供一个网上订餐平台,就想获取自己的利益,那显然是忽略了自己“一手托两家”的角色身份,客观上鼓励了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这当然是无法保障用户权益,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还有那些打车APP,如果其开发思路只是撮合司机和乘客的讨价还价,其客观效果必然走向“帮助司机挑选客源,助长拒载”。这样的APP产品,造福了少数人,却会坑害大多数人。

因此,北京即将面世的APP行业自律公约,将APP的开发、推广,设置了诸如强化安全概念、突出文化内涵、明确底线边界、维护用户权益、规范竞争与合作、承担社会责任等前置内容。笔者以为,这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安全、底限、用户权益、社会责任这几项。试想,如果APP的开发者,在用户下载安装后,却被开发者暗中记录用户信息,用户的安全感何在?如果视听娱乐类的APP开发者,为了增加用户数量,绞尽脑汁在违禁内容的“擦边球”上下功夫,社会责任感何在?

对于APP加强管理,是一个早该如此的事。但是管理,也未必全靠法规。适合法律、法规来约束的,要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来解决;与此同时,行业协会之类的组织,也应该更多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用自律公约这种方式,通过“绑在一起”的力量,以互相监督来净化队伍,清除害群之马。

但是人们从常识的角度,也免不了发出这样的疑虑:自律公约能有多强的约束力?而据笔者咨询律师界的朋友,得到的回答是:这需要根据自律公约的内容而定,如果公约的内容具体而明确,违背公约者证据确凿,其他缔约者就可以据此起诉,违约者就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看来,能否给我们带来全新期待,还要取决于APP行业自律公约的内容是否具体而明确,是否能在罚则上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