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开明确地否定慰安妇 日本加快了作死的节奏

(2014-10-28 23:52:47)
标签:

慰安妇

日本

自我掘墓

作死

节奏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21日在日本国会就慰安妇问题进行发言,形容前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在1993年就慰安妇问题的发言有“重大问题”。此后他又在记者会上称“河野洋平的发言让慰安妇的错误认识扩大”。对于菅义伟的上述言论,日本《产经新闻》22日以社论形式予以拥护。分析称,这种情况再次突出了日本传媒、舆论近期敦促日本政府向国际社会要求修正慰安妇历史记述的欲望。

有关慰安妇的历史记述,早在1993年河野谈话之后,就已成为国际定论,还有“修改”的空间吗?可在右翼占了政坛上风的当下,没有空间也是要造出空间的。而他们基于“为了恢复日本的名誉和信赖”而向国际社会阐述的立场,只要稍加推理,其中的荒诞不经、逻辑混乱就很容易显现出来。

首先,河野洋平1993年发表的谈话,不是代表个人阐述意见,而是以职务身份、代表日本政府做出的正式表态,世界各国完全可以就此理解为慰安妇问题的日方定论。身为后任官员,即使在政见上觉得前任的谈话确有“重大问题”,但如果涉及到他国的情感或利益,也只能是关起门来,在国内讨论或争论,而没有任何理由,向世界人民不负责任地宣告其前任的职务行为无效。而如今日本政府不顾情理和法理,却硬是这么做了。这只能说明该国政府处理国际事物的诚信极差,不值得交往。而从客观效果来说,日本公开推翻“河野谈话”、否认慰安妇问题的做法,也同样给人带来一种“无效”的强烈感觉。

其二,在日本右翼的不断施压下,《朝日新闻》宣布撤回此前所发布的吉田清治有关慰安妇问题证言的相关报道,但是日本右翼依然不肯放过这家老牌媒体。日本作家、明治天皇玄孙竹田恒泰发表言论称:“《朝日新闻》称慰安妇问题具有强制性的观点是诡辩。既然是在讨论日本的责任,那么问题就在于政府是否通过旧日本军强征过慰安妇。虽然对曾有过违背女性本人意愿强迫其成为慰安妇这种事感到很遗憾,但《朝日新闻》也不该以日本的名义道歉。”听听,竹田恒泰既承认“曾有过违背女性本人意愿强迫其成为慰安妇这种事”,又否认“政府通过旧日本军强征过慰安妇”,言下之意,就只能是那些被称做慰安妇的女人,自己硬要往日本军营里钻,甘心情愿给那些日本兵当性奴了。这样的逻辑,如果放在“以日为本”的日本社会来说,可能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放在其他国家人民身上,则完全是一种颠倒黑白的造谣和污蔑。

当今的日本右翼一再声称,“吉田证言”的真实性无法证实。那么我们要问,到底谁去证实过?又是如何证实的?前几年,那么多在世的慰安妇找上门来,向日本当局讨说法,日本向她们证实过吗?道理再浅显不过:没有强征,那些慰安妇又是从哪儿来的?当时的日本政府和日本军队,又怎么可能推卸掉强征的责任呢?

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在22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我们对日方有关言论表示严重关切。强征“慰安妇”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期间对亚洲等受害国人民犯下的严重反人道罪行,铁证如山,不容否认。任何企图否认这一历史罪行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使人们对日方企图为历史翻案的动向更加警惕。毫无疑问,华春莹说出了中国人民的心里话。安倍内阁刚刚上台时,声称继承“河野谈话”的精神。但是现在,对于河野“承认慰安妇”的发言又进行坚决的否认。其所作所为,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为了掩盖一个谎言,不惜再编造出多个谎言”的小丑形象。他们这么做,不但不能“恢复日本的名誉和信赖”,反而会加深世界人民对日本的不信任,加快了“自我掘墓”式的作死节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