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回地方政府税收优惠权起码有两大好处

(2014-12-23 21:22:16)
标签:

税收

优惠

招商

主动权

新常态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据媒体近日报道,国务院最新发布通知,将全面清理已有的各类税收等优惠政策,并明确坚持税收法定原则,各地区严禁自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通知明确,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旨在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反对地方保护和不正当竞争,着力清除影响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壁垒,推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说起这些年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而推出的优惠政策,用“五花八门”来形容,恐怕是难以尽数的。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在开革开放的最初几年,从国家级一直到乡镇级,级级都建开发区,到处都在念“招商引资”这本经,政策一家更比一家优惠,有的甚至到了让人家白用土地还要免税的地步。即使这样的“政绩”,也远比那些完不成“任务”的同僚们好过得多。某地一个乡镇,被上级逼着圈起土地搞了开发区,但无奈一个“商”也没招来,“梧桐树”白栽了,最后竟沦为一个农贸市场,老百姓嘲讽为“凤没引来鸡成群”。

类似的事例我想人们还能举出很多。如今,一提起改革的成就,官员们往往滔滔不绝,可实事求是地讲出“改革成本”的并不多,好像讲了这些就是揭了自己的疮疤。

以违法、“割肉”为代价招商引资,却被外商牢牢“钓”在手里,从而使主动权大大丧失的事,近年来屡见不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笑话?关键在于从当时的官场价值观来说,经济官员没有谈成招商项目,就意味着你没有政绩,意味着你在上级、同僚面前抬不起头。这样的“政绩招商”,在与外商“空手套白狼”的欲望不谋而合后,违法的“特事特办”,自然也就应运而生了。

如果还以行政风暴来冲击经济规律,以各行其是的“优惠条件大比拼”来降低竞争起点,进而分割市场、自贬资源,显然是与当前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相悖的。所以国务院全面清理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堵死各地在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自行设定优惠条件的漏洞,笔者以为起码有两大好处:

一是通过减少低起点竞争,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招商引资也好,企业改制也罢,其实也和其它市场一样,有着相应的“行情”。以前在没有“坚持税收法定原则”时,各地政府为了抢夺投资者,主动权大大放低,“白用土地还要免税”之类的优惠政策比比皆是,完全是我们自己“做倒了行市”。而这次国务院出台了上述文件,大家同时都没了税收、土地等优惠条件,投资者也就都死了心。这等于是帮助各地共同提高了竞争起点——要想争夺投资客,谁也不能再打税收、土地、排污之类的主意,只能在其它服务上动竞争的脑筋。这样的禁令,显然与经济新常态的特征相符。

二是收回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权,可以有效防止一部分以招商引资、企业改制等名义下的利益输送,减少税源及国有资产的不必要流失,为反腐发挥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