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改水”带给我们怎样的痛点与教训
(2013-11-07 10:42: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类——文章列表 |
2011年,新华社曾报道辽宁新民在117个村实施的“防氟改水工程”:送走了高氟水,引来了铁锰超标水,造成劳民伤财。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辽宁新民“民心工程”为何砸了民心?》。而两年后,光明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同样是在新民的另一个农村饮水工程,也暴露出低质的水、劣质的管、变质的工程等更为严重的问题。(《光明日报》11月6日报道)
没有最烂,只有更烂,这是笔者在品读报道时的第一感觉。如果说两年前发生的“新民改水”,还只限于水质不达标,而两年后的“新民改水”再曝丑闻,却是在水质不达标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劣质管材带来的跑冒滴漏,变质工程带来的维修费用高居不下且不知向谁讨要的新难题。更为关键的是,动辄数亿的民生工程,不仅没有惠民,而且起到了给百姓添堵、扰民的作用。
按道理说,作为项目发包人,当地水利局的角色,只能是按照约定验收工程,达不到要求按商业法则来主张权利。但是“新民改水”却不是这样,当地水利局不仅是项目发包人,同时自己的下属公司也参与项目建设。不仅如此,对于工程、材料等项目实施环节,也频繁插手。工程监理者提出管材不合格,让施工单位停工,等管材合格之后再施工。而身为项目发包人的水利局,却大包大揽地为管材打保票,催促尽快恢复施工,这到底是为什么?
而在工程完工,持续出现水质问题、爆管问题、维修费用很高且搞不清由谁承担等难题之后,却出现了相关责任没人查、查不清,甚至在媒体曝光之后,县领导表面强调“有关当事人和百姓可以随时打电话或去市政府找我,提供材料,反映问题,我一定认真接待。”可不仅事后几十天毫无进展,而且水利局、乡镇政府还多次威胁举报人,这又是为什么?
国家上亿投资,却收获了负能量,“新民改水”带给人们的反思实在太多。首先,当前一些基层政府公信力堪忧,既缺少为民的情怀,也缺少改革的动力,更缺少超越即得利益的境界。民生工程,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一个“有人给钱,自己过手”的肥肉,不分一块,不沾一点,就对不起自己的权力,令人可悲;
其次,高层政府推出惠民工程,旨在让百姓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让百姓在基本生活保障上人人受惠。但是旨在惠民的工程,却因为缺少“民”的参与和监督,最终却成了与民无关、替民做主的基层政府又不负责任而导致“国家投资给百姓买罪受”现象,令人可叹;
第三,民生工程的投资体制改革不到位,直接导致投资效率的责任无法落实。目前,工程领域腐败高发的现状并没有改善,一部分民生工程在立项、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比一般工程更细更严的投资政策,任由下级政府或部门乱搞一气,必然是投多少钱也惠不了民。这是一个异常沉重,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新民改水”带给人们的最大痛点与教训。
没有最烂,只有更烂,这是笔者在品读报道时的第一感觉。如果说两年前发生的“新民改水”,还只限于水质不达标,而两年后的“新民改水”再曝丑闻,却是在水质不达标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劣质管材带来的跑冒滴漏,变质工程带来的维修费用高居不下且不知向谁讨要的新难题。更为关键的是,动辄数亿的民生工程,不仅没有惠民,而且起到了给百姓添堵、扰民的作用。
按道理说,作为项目发包人,当地水利局的角色,只能是按照约定验收工程,达不到要求按商业法则来主张权利。但是“新民改水”却不是这样,当地水利局不仅是项目发包人,同时自己的下属公司也参与项目建设。不仅如此,对于工程、材料等项目实施环节,也频繁插手。工程监理者提出管材不合格,让施工单位停工,等管材合格之后再施工。而身为项目发包人的水利局,却大包大揽地为管材打保票,催促尽快恢复施工,这到底是为什么?
而在工程完工,持续出现水质问题、爆管问题、维修费用很高且搞不清由谁承担等难题之后,却出现了相关责任没人查、查不清,甚至在媒体曝光之后,县领导表面强调“有关当事人和百姓可以随时打电话或去市政府找我,提供材料,反映问题,我一定认真接待。”可不仅事后几十天毫无进展,而且水利局、乡镇政府还多次威胁举报人,这又是为什么?
国家上亿投资,却收获了负能量,“新民改水”带给人们的反思实在太多。首先,当前一些基层政府公信力堪忧,既缺少为民的情怀,也缺少改革的动力,更缺少超越即得利益的境界。民生工程,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一个“有人给钱,自己过手”的肥肉,不分一块,不沾一点,就对不起自己的权力,令人可悲;
其次,高层政府推出惠民工程,旨在让百姓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让百姓在基本生活保障上人人受惠。但是旨在惠民的工程,却因为缺少“民”的参与和监督,最终却成了与民无关、替民做主的基层政府又不负责任而导致“国家投资给百姓买罪受”现象,令人可叹;
第三,民生工程的投资体制改革不到位,直接导致投资效率的责任无法落实。目前,工程领域腐败高发的现状并没有改善,一部分民生工程在立项、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比一般工程更细更严的投资政策,任由下级政府或部门乱搞一气,必然是投多少钱也惠不了民。这是一个异常沉重,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新民改水”带给人们的最大痛点与教训。